實際上騶奉已經一個勁上書拍著胸脯跟始皇帝保證說準備的萬無一失了,騶奉這回是真下了老本,近乎動用了自己所有的能量,不光召集了陰陽家的核心優秀弟子,還有大量齊地士族。
其中尋礦,觀星,探海,必備的文員吏員,基本上都已經完全準備妥當。
現在等的就是朝議決定,再行開海。
大朝議不是每天都開,但是出海事關大秦未來方向決策,再加上趙泗從海外帶回來了三種仙種,雖說趙泗已經說了海外沒有仙山仙人,但是三種糧食依舊給海外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大夥都很興奮啊!
趙泗去一趟就帶回來了這麼多好東西,那這次派出去更專業的人去,更細緻的探索,又能帶回來什麼?
種種因素加在一起,第二次出海,不召開大朝議很顯然不太可能,沉寂許久的陰陽家也需要重振聲勢。
騶奉都快急壞了,始皇帝也定下了召開朝議的日子,實際上也就是走個過場,像這種大朝議上的所有政策決定,都是提前訂好的。
平日朝堂上書諫言可以各抒己見,大朝議上還想表達自己的想法特立獨行那是給自己找不痛快。
“已經規劃妥當,我和先生探討良久,先生定下的海路規劃已經挑不出任何毛病,只是可惜大秦現在的海船實在太少……抽身乏術,不能派遣太多船隻海外探索。”趙泗嘆了一口氣。
“臣知道琅琊蓬萊已經開始繼續修建新船,但新船修建並非一日之功……”趙泗嘆了一口氣。
要怪就只能怪徐福,大秦攢了那麼久的海船,被徐福一波騙了個精光。
“對了,關於新船建造,臣有一些微末之見,已繪成書,陛下可譴發於琅琊蓬萊二地,以做嘗試。”趙泗開口說道。
“嗯?”始皇帝看向趙泗。
“之前我和先生討論過,現在的海船吃水還是不夠深,最好能從平底改成尖底,而且遠海探索,也不適宜多用樓船。上空下重的造型最好,配上風帆能省許多力氣,另外船底最好能包一層銅……”趙泗娓娓道來。
他之前和騶奉討論過這個問題,大秦的海船科技樹是被強行點出來的。
先後經歷了六次出海的海上航行,徐福出海不歸是第七次。
趙泗乘坐的那一批船隻已經有海船的雛形了,但還是逃不掉河船的模型限制。
海船和河船終究是兩個概念,趙泗奪船歸來,死傷近半,除了海上漂泊過久人生地不熟以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這個時代糟糕的船隻設計。
船平底,且高,帆小,力弱,穩定性太差。
眼下剩下來的船隻一時半會難以改進,但是新造出來的船隻可以朝著這個方向努力,趙泗記得風帆海船的造型,託上輩子作死環遊世界的福氣,查資料的時候記住了簡圖。
樓船好歸好,但是想要涉足遠海,還得是尖底風帆海船才行。
趙泗這段時間就是在整理這個東西,打算爭取直接把大秦海上的科技樹點到大航海時代的開端……
都要造船了,那乾脆直接造海船好咯。
秦國海船的運輸能力和效率還有安全性也會大大提高。
近海問題不大,難就難在遠海,趙泗其實勸過騶奉不要如此心急,大可以在新船尚未造出之前,先探索近海。
畢竟以大秦目前僅存的二十艘舊海船跑遠海,就算是有趙泗親手標註的航道和季風圖依舊危險重重。
還不如沉下心來開擴近海,等到琅琊蓬萊二地造出來新海船以後再行遠海探索。
可是騶奉並沒有同意趙泗的提議,或者說是陰陽家全體上下拒絕了趙泗出於安全的提議和考慮。
趙泗提出的新海船,從投入,到實驗,到改進,到成規模產出,需要的時間是以十年為單位的。
騶奉七十多歲了,他等不了那麼久,陰陽家沉寂了太久了,也等不了那麼久。
“哎……”趙泗微微嘆息。
這一次,自己不能隨船,遠海探索很顯然不會那麼容易。
壞血病……瘟疫,瘧疾……亂七八糟的東西,哪怕這一次有了更充足的準備和更專業的團隊,依舊是危險重重。
還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