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土地經濟學說直白點就是賣土地掙錢,但是考慮到百姓戀舊情節,所以啊不能做的太直白,你們可以現在城北選一片貧困區,看看能不能先用銀兩把他們的房子徵收一下,當然徵收得按照市場價。”
“辦這個事剛開始肯定不能想著賺錢,因為必須把第一批百姓安置好,怎麼安置呢,就是對徵收土地上面的房子全部推到重建,建成三層、五層高的樓房,透過這次舊城改造,咱們要改變人們的住房理念,由髒亂差,向環境優美轉變。”
“用樓房安置完拆遷的百姓後,肯定會有許多空地,這部分空地除了建公園、學堂、醫館之外,還可以建一些別墅區或者高檔住宅區,賣給那些土豪,當然了,別墅區和高檔住宅區能住的起的都是有錢人,所以對環境要求比較高,我們可以收點物業費,僱傭專人為他們服務,維護小區的衛生和花花草草。”
高一鳴一口氣說這麼多,但是公攤面積這種反人類的做法他沒提,他覺得真要這樣他就成周扒皮了。
聽高一鳴說了一通,蔡大發忍不住的興奮,多好的建議啊,他怎麼就沒想到呢,如此不但把錢賺了,而且城裡的環境也改善了,百姓的生活品質也會提高了,一舉幾得,何樂而不為呢。
“另外,還有——”
“還有啊——額,皇上恕罪,臣失態了。”
“沒事,還有就是你要在每個小區門口開一個雜貨店,就叫便利坊吧,裡面弄著蔬菜、肉類等等,保你大賺,要是能整成全國連鎖的你就更不得了了,對了臨街別忘了弄一圈門面房。”
“皇上,臣愚鈍,不知道何為門面房?”
“就是臨街建一些做生意用的房子啊,這些房子門朝街邊開,當然,門面房不算在拆遷房裡,要賣的——”
蔡大發在皇宮裡待了一個上午,最後心滿意足的離開了。
舊城改造也是高一鳴一直想做的事情,可惜到了現在才騰出手來,因為據他了解,在大明涉及房子的問題都是大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很容易發生大問題,所以這一次他讓官府、學院一起行動,儘量把事情做的完美一些,最少不能出現拆一家弄窮一家這種事。
事情安排下去之後,很快就有了結果。
“皇上,按照您的指示,我們經過派員現場調查,覺得第一個試點就選在城北王家窩棚這裡,這裡一共有一萬三千處宅子,有百分之七十都是年久失修的老舊房子,這裡人口密集,汙水在街上橫流,百姓生活條件極其惡劣,一到陰天下雨這裡的人就寸步難行。”
“既然你們都選好了,我也沒意見,就在這裡吧,我只提一條,拆遷呢一定要秉持自願的原則,能不用強還是不用強才好啊,另外儘快拿出新城規劃圖給我稽核啊,這一萬多戶,得佔地四五千畝吧。”
“一共是五千六百七十二畝。”
“好的,賠償問題怎麼定的?”
“臣等擬定了三種,一是折現成銀子,二是給房子,三是給房子和銀子。”
“你們考慮的周到,我批准了,這個事工部、戶部、大明學院要聯合城裡工作組,這樣事情會推進的快一些,具體怎麼辦你去安排吧,每七天向我彙報一次就行。”
“是!”
很快,朝廷要改善王家窩棚的訊息就在整個洛陽傳播開來,朝廷的三十個工作組也進駐王家窩棚各自的責任區。
世代生活在王家窩棚這個地方的百姓,怎麼也不會想到官府會出錢給自己改善居住環境,有不少早就受夠了這裡一到夏天臭氣熏天的百姓,一聽自己這破房子居然還可以按市場價格折成白銀,於是不等官府的人來問,就自己跑去諮詢。
細打聽之下居然是真的,於是立馬就有當場表示要搬走的,不要房子,只要銀子。
主動搬遷的居然讓工作組忙活了一個禮拜,有一萬一千餘戶要搬走的,按照朝廷的指示,登記一戶,搬走一戶,拆一戶。
所以王家窩棚很快就被拆成了一大片廢墟。
這比高一鳴想的要順利的多。
“沒想到百姓們也早就想要改善居住條件啊,這和朝廷的初衷是一致的,侯大人,你說說剩下沒有搬走的兩千來戶是怎麼個情況啊。”
“回皇上,剩下的這些戶大多是老人,他們實在也折騰不動,主要擔心房子拆了之後,不知道住那裡,所以才沒有搬遷。”
“這個好辦,現在不是有大片空地了嗎,學院的規劃圖我也看了,先行在空地上建新小區,邊拆遷邊建設,擔心沒有去處的,讓工作組接著做工作,能儘早搬遷最好,不想搬遷的就等新小區蓋好再搬,我估計先期先蓋七八棟樓,有個一年時間就差不多了。”
“是!皇上——”
“王大爺,你和大媽考慮的怎麼樣了,搬不搬啊。”王家窩棚的人大多都是王姓。
“你們怎麼又來了,快一年了,你們每天都問一遍,我不是說了嗎,只要你們把新房子蓋好我們就搬,新蓋的小區我前兩天和老伴去看了,基本上完工了,路修的很寬,小區弄得也很漂亮,一樓還有個小院子,我們就看上一樓了,今天剛好你們來了,給我看看,我這小院子能不能換個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