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百姓的支援下,鄭成功很快就收回了臺灣,荷蘭人有部分躲進山裡,準備等援軍到來,再出來。而柯恩和亨利則率領一些部下,匆匆往臺南撤退,那裡還有一個商業港口,他們準備在那裡登船,先撤往印度。
不過姚啟聖帶領大批人馬到達臺灣後,又增強了海上巡邏,所以柯恩和亨利最後也沒逃脫,落得個被抓的命運,至此收臺之戰結束。
臺灣收復的訊息傳到南京,高一鳴當即下令,將此日定為國家紀念日,舉國同慶。
明朝擊敗荷蘭人,收回臺灣的訊息傳到盛京,順治大吃一驚,立即召集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人開商議。
“如今明朝國力日盛,而今又戰勝了荷蘭,收回了臺灣,讓你們來是想議一議,下一步我們該如何行事。”
“皇上,荷蘭人現在仗著自己的堅船利炮,在到處搶佔地盤,我認為他們在明軍手裡吃了大虧,肯定不會就這麼算了,未來,在明朝臺灣肯定還會有大戰,我們靜等著就是,況且北邊的沙俄對我們虎視眈眈,葛爾丹又平定了西部,預計今年或明年他就會捲土重來,我們也不可不防。”索尼率先開口。
“臣同意索大人的意見,在明朝、葛爾丹、沙俄三者中,我們的頭號大敵就是葛爾丹,明朝雖然和我們是世敵,但是它現在一門心思搞發展,目前來看對我們威脅不大,而沙俄因為地理的原因,也很難對我們進行大規模用兵,因此臣建議我們將防禦的重點放到西邊,防備葛爾丹突然向我發動進攻。”鰲拜作為唯一一個和葛爾丹多次交過手的議政大臣,對葛爾丹的做派自然最瞭解。
“遏必隆,國中糧草儲備如何?”
“回皇上,不算盛京附近的糧倉,足夠用一年半的。”
“如此就好,我們不擅長農耕,讓我國商人多多向明朝人採購糧食。”
“是!”
“皇上,雖然明朝目前沒有向我們發動戰爭的跡象,但是其在邊境上的近百萬大軍的操練始終沒有停止過,說明明朝亡我之心不死,所以臣建議,我們一面鑄造新的大炮,一面派人去明朝,探聽一下明軍的動向,最關鍵的是要探明明朝對我們的策略是什麼,以便於應對。”蘇克薩哈道。
“你說的很對,如今明朝糧食年年豐收,軍力新式武器不斷更新,我們也要跟上才行,除了探聽你說的情報,明軍武器製造的圖紙最好也弄回來,這事就交給你辦,告訴辦事的人,要捨得花銀子。”
“喳!”
在西部攻伐了一年多的葛爾丹此時也在聚集屬下商議下一步作戰計劃。
“如今我們控制的土地已經有大元的一半,要想恢復祖先的榮耀,重新建立大蒙古帝國,我們就需要攻下明朝和清朝,你們都說說,我們下一個目標該是誰?”
“大汗,我認為我們應該最先攻打清朝。”宰桑道。
“坐下說,你的理由是什麼?”
“我去過明朝,明朝是真富裕,但是明軍比較弱,因此我建議我們應該趁著和明朝關係好的時候,先聯手滅掉清朝,之後再揮師南下,和明朝作戰。這樣做可以防止清軍在我們和明軍作戰時,偷襲我們。”
“宰桑大人,你怎麼就能確定我們和清軍作戰之時,明軍就不會偷襲我們呢。”有人提出異議。
“因為明軍現在正在南邊與荷蘭人作戰,就大明目前的軍力來看,它還沒有能力兩線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