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如如便同程總鎮說明了來意。
她需要租一塊地方,用來建一個製藥的地方,也就是一個製藥“工廠”。
畢竟她答應每個月給江行出的“貨”可不少,雖然只是“做做樣子”,但是樣子也總得做足。
請的人也不能太少,所以需要的地方也要寬闊一些。在她家裡肯定是不行。
祝如如問過了,她若是再想要一塊地方用來建“工廠”,必須得拿到官府的許可文書。
而且也需要給官府一筆“租借”費用。
官府的人,祝如如相熟一些並且能做決定的也就只有程總鎮,所以她只能來找他。
程總鎮聽了祝如如的來意,沉吟了一下道:“這倒不是什麼難辦的事,你跟我說一下你具體需要多大的地方,需要租多久,以及具體位置就行。”
“本官到時候派人去檢視一下地方,替你丈量好便行。”
祝如如聞言感激的同程總鎮道了謝:“如此那便多謝總鎮了。”
祝如如將程總鎮交代的這些,需要租借的位置、大小、租期,都詳細寫在了紙上。
程總鎮看了一眼,略微計算了一下,便給了祝如如一個需要的租金數目。
祝如如還算能接受,也沒討價還價,直接就和程總鎮定好了,並且爽快的給了一部分定金。
接下來只需要等程總鎮派人去將地方丈量好,將文書寫好,蓋好官印。祝如如到時候再交上尾款,在文書上加上簽字手印,流程就算走完了。
她便能建“工廠”了。
祝如如選的這個地方,是他們村子裡的一塊空地,距離祝如如家沒有多遠,地方不大不小,有一百來平米。
因著有程總鎮親自盯著,官府的辦事效率還是很高的,第二天柳原便將蓋好了官印的文書送過來了。
祝如如給過尾款,簽好字按上手印,這事便成了。
拿到文書的次日,祝如如便喊了幾十名海寇過來,組建了一支“施工隊”幫忙將房子建起來。
海寇們建著“藥廠”的時候,祝如如也沒有閒著,繼續關注著紅薯和土豆種植的事。
第一批培育的種苗已經給各個開好荒弄好地的人家分發下去了。
馬嬸和年嬸兩位嬸子在祝如如的指導下也開始培育第二批的種苗。
這些都走上了正軌,接下來便是操心城牆的事了。
祝如如只希望能快點將城牆建立起來,最好是趕在下次蠻子殺過來之前。
祝如如已經準備好了修建城牆的經費,不過她並不打算自己一個人全出。
家園是大家的,修建城牆惠及的也是他們所有的人。她可以負責大部分的經費,但其他人,每家每戶按照人頭,也必須出一些。
這樣做,一來,能讓村民們都有參與感,將來也能努力將城牆保護好,畢竟他們也出了一份銀子在裡頭……
二來,也能增加大夥兒的凝聚力。
因著要大家都出銀子,這事得爭得幾個村子裡至少九成,最好是所有人的人同意。
祝如如先找孟建業商量了一下此事。
孟建業剛聽祝如如說出此事,便拍著大腿贊同:“這是惠及所有人的好事,如如啊,不能你一個人出大頭,我至少得出一千兩,不,兩千兩!”
孟建業堅持要出兩千兩銀子,祝如如也只好隨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