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婷讚賞的給池仇一個眼神,見李遠猶疑,快速的將酒收走,不給李遠反悔的機會。
既然無需斟酒,兩個小婢也就搬著小板凳坐在門前,既聽調,也藉著光做些活計。
無酒送菜,只能幹吃,氣氛一時上不來,池仇忍不住哼道:“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喲,你還會作詩呀。”
池仇突然想到了什麼,小聲問道:“這首詩你可曾聽過?”
李遠蹙了蹙眉,搖搖頭:“不曾,怎麼了?”
“沒啥,沒啥!”池仇暗喜,不到三秒,臉又垮了下來,可惜全詩他也背不全呀,一聲嘆息。
李遠雖通文墨,但離作詩還有些差距,不過也能品詩:“還挺好聽的,以後我這就叫桃花庵。”
“才不要呢?我們可不想做尼姑!”小婷直來直去,噎的李遠無話可說。
池仇一個激靈,乖乖,這是找了個門神呀,吐吐舌頭,反正自己先行吃過一餐了,既然無酒,興致索然,隨意吃點,很沒義氣的丟下李遠,找個由頭開溜了。
雖然還不算太晚,也有些陰冷,還下著雨,池仇沒帶傘,若深秋的雨落在身上,很不舒服,只得順著廊下走,上次聽誰說若是能催動氤氳氣,可以讓自己身子快速變幹?池仇無比好奇。可現在他更關切另一件事情,比起界堂的條件,齊效妁的小院那就好太多了,可跟露水章臺比起來,又是小巫見大巫,那裡的被子,雖然池仇並沒有蓋片刻,光躺在上面就覺得舒服,也虧的它,否則自己膝蓋必定會磨破皮的。
想著這些,池仇心裡倒是一暖,肌膚卻又更冷了。想著要回界堂,就有些不樂意,他到底是見過世面的,別的不說,就算在西域,棉花被也是必須品,西域的棉花也算是久負盛名,池仇行軍打仗,必帶一床極好的棉花被,可現在呢?人呀,這個身子由奢入儉難呀。
走了幾步就看普救堂還有個偏房,池仇曉得那是齊效妁的居所,可能是因為女兒不在家,偌大的院子讓她帶的有些悵然,齊效妁貌似很中意晚歸,上次查探厲光元的小屋,被她嚇了一跳,池仇尋思著要不報復她一下?順便將案情的情況與她說說,畢竟她與江老也有一番師徒情誼。
雖說這案子還未定案,池仇總歸不介意與少婦共度一段孤男寡女的時光,即便不能做些啥子,也好過面對一大票的人。來到五嶽之後,池仇才發現為何古人早熟,他們起居作息,生活相處,必定是一大家子,從小耳濡目染的,天天都是事,而現代的小孩,哪有這種環境,一年跟人交流的話,說不定還不如古代小孩一個月甚至一個星期的多,各家各戶又是小家庭,關起門來過日子,哪像古代,早晨一起來就敞開院門,走街串巷?仔細想想,古人十來歲就精於人事其實未嘗不可能,就好像我們的學生比不上美國學生社交方面一樣。社交層面太窄,實踐氛圍不足。
在西域,一到大帳聽宣,池仇就渾身不自在,在宴湖也是,人一多,池仇就發憷,其實他還算好的,在軍旅中呆過,一般宅男要是有機會重新體驗人生,務必得改掉那社交恐懼症,否則寸步難行,就算你有天大的點子,缺乏社交能力,也不可能鋪展開來。
想著想著就來到齊效妁廂房外,若是扮鬼嚇,似乎有些過分,正思量如何做呢?
就聽到廂房裡面燈光幽閃,裡面隱隱嗚嗚的似乎有聲。
池仇哈著腰,小心跨過正門,小心翼翼的轉到窗下,這是菱窗,索金人愛用的有色玻璃,據說佛教衰落的那段時間,索金人崇拜的蘇神,曾盛行一時,許多佛寺道觀也有安裝有色玻璃的習慣。
窗戶上裡面粘了一層油紙,細看一下,才知這玻璃下面早已半空了,為了遮擋風寒,就用油紙隨便包裹了一下。
池仇伏在窗後,順窗戶縫往裡面望去,房間裡的場面讓他頓時覺得腦袋“轟”的一下。屋裡傳來一絲浪 吟,他心中大汗:乖乖咧,果然是少婦風情。
不過他想想也就釋然了,池仇自失一笑,這女人守寡也是一份苦差,在古代沒有娛樂的時代裡,據說有個寡婦,十七年,她的丈夫去世了,於是她就開始了長達近八十年的守寡生活。因為家中還算富裕,所以孤身一人的生活還算過得去,但是誰又能忍受常年的單身生活呢?令她欣慰的是她有一個懂事的孫子,將全家上下打理的非常好,但即使如此,她還是每天忙這忙那的,孫子不管如何勸阻她,她都不理會,這是什麼情況?於是就有人問她,為什麼這樣,她說這樣能夠讓自己忘卻孤獨的生活,白天拼命幹活,晚上就會太過勞累,倒頭就睡,不會為那些事情難過,說著,她從床上拿出了貳佰枚銅錢,她說每當自己睡不著的時候,她就會將銅錢扔到院子裡,然後撿回來,一來二去就能睡著了。
想想這樣的長壽也是夠為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