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那片虛無的空間,古青陽給出的解釋,其實是不夠全面的。
他雖然有為此提前佈置陣法的術式,但真正讓這空間形成的因素。
其實,還是源自於他對於天道的認知,對於他自身的認知。
在法陣形成的那一刻,古青陽推演了太蒼枯榮經。
這門神通可以賦予古青陽超乎尋常的恢復之力,同樣也可以賦予古青陽原超常理的力量。
但這都是對於古青陽而言,於天道而言,這是禁忌的根本所在。
有太蒼枯榮經的古青陽,和沒有太蒼枯榮經的古青陽,完全不是同一層面的存在。
要知道,在剛剛重生的時候,就連古青陽自己都覺得,他根本無法在過於弱小的時候學會這神通。
身為神通的創造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學會這神通的門檻。
但他自己也沒有想到,哪怕光陰已經被回溯,一切都回到原點。
在這個世界中,那看似平平常常的大荒碑,也仍然還是記得他。
這件事提醒了古青陽,讓他在頃刻之間明白,天道並沒有將他徹底的忘記。
事實上,天道一直都記得他,一直都知道他的存在。只是在此之前的他,實在是太過於弱小了。
而且,那個時候的他,也沒有重修太蒼枯榮經。
但,當古青陽知道,他還被天道銘記的時候。
他就已經有所預感,預感到終有一日,天道會找上他。
就像在麥鄉小城的時候那樣。
天道本不欲直接向他出手,因為出手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奈何,在最為關鍵的時刻,他還是不曾違背過他的本心。
為了不影響他的未來路,他還是給出了最為直接的答案。
而天道,也是在那個時候選擇了直接對他出手。
所以,也就有了後來的事情。
而這也直接地導致了,他在絕境之中重修太蒼枯榮經。
在天道的眼中,這就是變數,是它永遠都無法掌控的變數。
它本來就是高高在上的存在,為眾生所仰望,為眾生所膜拜。
芸芸眾生在他的眼中,終究也不過就只是棋盤上的棋子而已。
天地為盤,眾生為子。
這是它一直都在下的一局棋,漫長歲月都不曾變過的一局棋。
本來,於它而言,一切都可以是定數。
即便是變數,也一定是任由它主宰的變數。
可擁有太蒼枯榮經的古青陽成了那唯一的變數。
曾經的它,可以為了毀滅古青陽而集聚整個大荒世界的力量。
但它換來的是古青陽的重生。
從那個時候開始,它就已經明白了,無論這太蒼枯榮經到底擁有著怎樣的威能。
至少,它的威能之一,就是超越歲月的力量,在極限狀態之下回溯已經逝去的時間。
因此,它很在意古青陽的威脅。
古青陽所說的輪迴,其實就是他不斷地施展太蒼枯榮經,一次又一次得將這個世界拉回他的原點。
若是這樣的話,那這個世界對於天道而言,也就失去了原本存在的那種意義。
它想看到的是棋盤之上不斷湧現的精彩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