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們最喜歡的還是秋冬兩個季節的菜品。
這也正常,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冬季更是有著無數美味,以供人們貓冬。
所以這兩個季節的菜品也是最豐盛的,食客們也比較偏愛這兩個季節的菜。
但因為地域的不同,每個國家最喜歡的菜也不盡相同。
央視記者對每個前來交流的大廚都進行了採訪,詢問了他們最喜歡的菜。
透過採訪,直播間觀眾發現,中東國家的大廚大都比較喜歡立秋的【秋瓜燉羊排】。
拉丁美洲的國家貌似比較喜歡吃甜,所以對白露時節的【拔絲薯仔】和【龍眼煨烏骨雞】格外感興趣。
而和華夏緊鄰的這些東南亞國家的參賽大廚,口味則不盡相同。
南亞國家更喜歡處暑的【鹽水百合鴨】和【蒜蓉豉油煎鮮貝】。
東亞國家則對寒露的各種芝麻糕點和醉蟹更感興趣。
歐洲國家也有所不同,意呆利等南歐國家對立冬之後的各色麵點毫無抵抗力,吃得讚不絕口。
以鷹國為代表的西歐大廚,則對冬至的幾十種造型不同,顏色各異,餡料配比變化無窮的餃子充滿了興趣,吃了不少。
至於大小寒的各色大魚大肉,則是非洲黑哥們的最愛,食客都沒他們吃得多。
在品嚐了華夏隊的各色美食後,各個參賽隊伍也是心服口服了。
就華夏隊所展現出的這些美食,無論是種類,食材搭配,還是創意,製作手法,都完全是另一個水準的存在。
和華夏隊的出品相比,他們自己準備的菜好像都有點太小兒科了,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尤其是在場大廚都是最識貨的同行。
在比較了華夏隊和自家的菜品後,他們就已經完全放棄了和華夏隊爭奪冠軍的慾望了。
這根本就是開掛,怎麼打?
他們都沒想到,華夏隊幾十年不參賽,一參賽出手就這麼狠。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華夏隊這邊還根本沒有拿出全力來。
為了應對自助餐的形式,華夏隊在這個專案裡準備的菜都是一些比較家常的小菜,有些根本就上不了席面。
後續的熱菜廚房,才是華夏隊打算放開膀子,展現實力的專案。
但就連華夏隊自己都沒想到,他們只是在這個專案稍微出手,對手就已經放棄抵抗了。
這讓李逸不由有些失望。
他都還沒撈到出手的機會,怎麼就勝負已分了?
在品嚐過華夏隊菜品的味道後,其他國家參賽隊伍的心思都已經沒放在自家的菜品上了,一個個都在輪換著往華夏隊這邊湊。
有他們加入,華夏隊這邊的菜消耗速度更快了,李逸不得不又往後廚加派了幾個人手。
隨著一波又一波的菜品被搶吃一空,華夏隊大廚已經進入了機械式的流程,完全忘了自己是在比賽了。
這根本沒有比賽的感覺,完全就是在餵豬,都變成體力活了。
眼見其他展位門可羅雀,李逸索性離開了展位,去到其他國家的展位前,品嚐了一圈。
好不容易來一趟,總得有點收穫,他可是抱著學習的態度來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