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熊掌好像得五六千。”
“對不起,打擾了。”
戴隴看著顯示屏裡的彈幕,笑了笑,隨即抬手指了下湯桶中的豬蹄:“熊掌的口感和豬蹄很像,但吃著還沒豬蹄過癮,不划算的。”
李逸用漏勺撈著豬蹄,沒有開口。
戴隴是人精了,知道什麼場合該說什麼話。
這是在國內,他肯定不會明說熊掌是什麼味道,只會說口感如何。
但小孩子都知道,那些珍稀食材之所以被列為珍品,自然是有著獨到之處的。
古人的味覺和現代人沒有區別,自然分得出什麼好吃,什麼不好吃。
只是那些食材在古代就物以稀為貴,到了今日就更珍稀了。
國家出臺法律是為了保護物種多樣性,是絕對合理的。
不過要論味道,熊掌和豬蹄也的確是不一樣的。
羊肉,豬肉的味道都截然不同,更何況熊肉呢?
熊掌的確有著熊類自身的特殊味道,但在烹製的時候,為了壓制這種腥味,需要用到大量的黃酒和香料進行去腥增香。
所以在吃的時候,它本身的味道已經很淡了,更多的是酒香味。
這種用大量香辛料烹製的菜,區別的確已經沒有那麼大了。
如果用同樣的方式進行烹製,熊掌的味道可以達到95分,那麼豬蹄的味道絕對是可以達到85分的。
但這十分的差距,卻代表著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的獲取量,幾百上千倍的價格差距,以及不可挽回的高昂代價。
所以兩相對比起來,吃熊掌在如今絕對是件得不償失的事。
哪怕是合法,花一份熊掌的錢,都能買幾百份豬蹄了,也根本不划算。
除非將來某一天熊類養殖業變得發達了,價格被打下來了,說不定熊掌也會像其他肉類一樣,走上每家每戶的餐桌。
然而,即便有那麼一天,李逸也寧可吃豬蹄,也不吃熊掌。
因為就像戴隴說的,做熊掌那叫一個麻煩,得有經驗才行,不然根本處理不乾淨。
況且做就他一個人做,吃就一堆人吃,靠!
有那功夫,燉幾鍋豬腳,幾十個人都吃飽了,何必浪費那時間呢?
2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