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派多了兩尊二品道神。崑崙派那位道友則意在一等,要在四大道相之外,再立一尊青玄上帝。”
“那時候,化身十方救苦天尊。崑崙派至少多出十尊三等道相,甚至這些天尊可以更進一步,化作十位二等道相也未可知。”
崑崙派何止多出一脈真傳,這簡直比得上當年三清道尊上位了好嗎!
“至於玄都宮,雖然明面上喊著跟王朝一心同體,僅僅從旁輔佐。結果倒好,直接把地府搶到手,廢掉人間帝王們的龍庭。日後,龍庭只是地府之中最大的一個諸侯國。上有地府轄制,玄都敕命,哪裡還有底氣跟玄門叫囂?”
另一位長老苦笑:“碧遊宮就更厲害了。地府一脈十大陰帥,玄都崑崙各佔兩個,剩下六個全歸了他們。他們家精怪眾多,無法在人間修成正果,便紛紛化入陰庭作鬼神,也算是一種另類的正果道途。金靈道友趁機精簡碧遊門人,倒可延綿氣數。”
“三清宗無愧玄門正統,這手段,這氣度,著實不凡啊!”
……
任鴻和雷雄在陷仙谷,也收到地府送到的文書以及一份《幽冥陰司萬鬼攝神圖》。
上面細緻羅列地府諸神品級。
最中央三聖,即任鴻當初預見的三位大能。
后土,陰陽之神,大地之母,司輪迴轉生。
青玄上帝,乃天下萬類之主,生命之源,佐后土運轉生死法理。
紫微帝君,北斗群星主死,其化身入幽,坐鎮酆都。
當然,后土神懸空不立,紫微帝君僅化身入幽,青玄上帝就是地府之主。
三聖之下,有泰山府君、清虛大帝以及北陰酆都大帝,位列二等。
此三神便是三聖輔佐。
地母名義上統治山河社稷,清虛大帝統率三山五嶽之神,掌各門派在幽世的陰宅福地,為地主神。
雷雄:“清虛大帝是崑崙派炳靈公神位的晉升,管理各門派的名山福地。看來,崑崙那個計劃又有市場了。”
任鴻笑而不語。
是啊,隨著清虛大帝徹底梳理各派福地山門,當年崑崙提倡的“五嶽真形圖”又能拿出來了。
北陰酆都大帝管理鬼庭,統率諸鬼,甚至王朝龍庭都歸入酆都大帝管理。
酆都體系劃分五路鬼王,各治一方。其中人間王朝的龍庭便是其中一路中央鬼王。此外,四方鬼王都由北斗派安排,三清道統對此不插手。按照上面的說法,東方度朔山的神荼、鬱壘兩位大神,便是東方鬼王。
此外,北陰大帝還有專屬於自己的酆都六天體系,鬼神萬萬,將曾經的北陰鬼庭直接轉正,由北陰傳人洛九櫻暫代帝君之位。
而三清道統,依託曾經的泰山地府,以泰山府君為主神。相較於酆都治鬼,泰山府君才是地府執行的根本,並有溝通陰陽之功。
泰山府君之下立十殿鬼王,七十二判官進行善惡審判。十大鬼王暫由青玄十方化身代理,日後依照陰德值進行角逐。
不過任鴻和青玄早有協議,他們曾經幫忙打理真皇淨土,必然要得到一個殿主之位。
七十二判官生前俱是忠臣良相,由玄都宮選拔。而其他鬼官陰差,則由碧遊宮安排。
任鴻和雷雄仔細閱讀,看到泰山系的十大陰帥。
他道:“鬼王、日遊神、夜遊神、黑白無常、牛頭、馬面、豹尾、鳥嘴、魚鰓、黃蜂。我記得,鬼王是我崑崙護法道神之一。日遊神、夜遊神,是玄都神司在人間遊行的鬼神。至於剩下幾個,那些牛頭馬面之流的妖類,都是你們碧遊宮弄出來的?”
雷雄默默點頭,然後指著黑白無常說:“無常鬼乃泰山地府的嫡系,勉強也算崑崙一脈。”
二人合計後,發覺自家好像都沒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