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而沒有人想過榮王府的人進入永和宮,不是敘舊,而是詰問。
四皇子趙平成身著華服,此時便在永和宮的前殿內,神情肅穆,將兩封信件遞了過去,一封自然是潘知妍謄寫的那封,一封是李牧從永和宮帶走的。
趙落葭接過來之後,並未攤開,反而問道,“四哥是什麼意思?”
“奉父皇聖諭查案,其中既牽扯到永和宮宮女高玉瓊,還有兇犯身上的信件,均直指永和宮。絮白公主對此有何回應?”這不是兄長的問訊,而是欽差大臣的做派。
“我問心無愧。”趙落葭的回答很簡潔。
沒有任何辯駁。
牽扯到刺殺皇子的驚天要案,但趙落葭就這麼一句話,問心無愧。
“落葭,你這樣我無法向父皇交待。”趙平成從欽差又變成了和藹的兄長,目光柔和了許多。
“我自會向父皇交待。”趙落葭並未回應四哥變柔的目光,話語依然是生硬的。
趙平成沉默了好長一會,最終嘆了一口氣,將兩封信件收回後,離開了永和宮。
在永和宮唯有斬獲,趙平成又出現在了儲秀宮,遇刺的十三皇子便在這裡救治,奇怪的是一直還昏迷不醒。
在聽完吳淑妃似泣似訴的痛訴之後,趙平成才抽身離開。
宮裡的兩處已經走完了,那麼宮外呢?
大岱川茶莊的高廷恩,依然還是一問三不知,只是呆呆地念叨著自己的女兒。
魚龍幫的青木堂主甚至將初入魚龍幫的歷年往事回憶個乾淨,也未能再有更多有用的訊息。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父皇的想法。
要知道父皇的想法,最直接的方法便是進宮面聖。趙平成便這麼進了乾清宮,和趙天印有了一番長談。沒有人知道談了些什麼,甚至連老桂子公公都在外面遠處。
十三皇子遇刺案,竟然沒有掀起滔天的巨浪。憲京城裡的人意外,整個大憲的人都意外。
順天府尹劉國範更為意外,原本候著皇上的震怒或者潘家的回擊,都沒有降臨,只是在聖諭中略加斥責,罰俸三年了事。
甚至連大岱川茶莊掌櫃高廷恩,不僅未受牽連,還獲准將高玉瓊的屍身領回安葬。
撿回來一條命的還有魚龍幫青木堂主蘇文青,雖然在鎮撫司中吃了不少苦頭,落下了殘疾,也被魚龍幫趕出幫去。不過靠著多年的積蓄,離開了憲京,隱姓埋名去了他鄉。
一直堅稱自己是謄寫信件,受人設局的潘知妍,也未受到追究,不過對其的安排倒讓人意想不到。
永和宮絮白公主趙落葭果真向父皇寫了一封陳情狀,也堅稱問心無愧。
趙天印的旨意也下得出乎意料。
既然絮白公主自請赴國子監潛心修學,不僅予以准奏,還責令潘知妍隨行。
國子監老祭酒可是十三皇子的外祖父,趙落葭和潘知妍去此處是何意?自證清白?
這樣的結果,吳淑妃自然不滿意,祭酒吳老夫子恐怕也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