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已步入金磐下境,又是我禪宗傳人,上次相聚時間匆匆,還無暇傳授你金磐境的修行技法。”法隱知道,雖然皇甫敬曾經修為驚天,但此時卻無法再演示很多技法。導致眼前這小子空入兩境,卻無多少修行技法。
端木序聽到此處,眼睛發亮,重重地點了點頭。
自修行以來,便被放到了邊關軍鎮磨練,從未有人手把手的傳授技法。目前自己所會的,都是些照貓畫虎的模仿而已,恐怕終究難得其精髓。
“金磐境雖有《大日金剛經》為修行法門,然各宗各教皆獨有其切合自身的技法。技法不僅可增強戰力,也可反助修行境界的提升。”
端木序只得繼續點點頭,每次和別人對決,都吃虧在技法的缺失。
“凌虛境在於輕,明微境在於微,金磐境在於重。而下、中、上三境的劃分,各境都大致相同。下境者,靈海內靈氣之態;中境者,靈液之態;上境者,靈晶之態。”
端木序自然是知道上中下三境之分,但以後為憑,倒是無人教授過。此時才算是明白了其中的緣由。
“修行的過程,便是由氣凝液,由液化晶吧。”端木序揣摩了一番,附和著。
“說起來簡單,每跨出那一步又談何容易。”感慨結束,法隱說道,“禪宗的修行技法,守方寸。”
“方寸之間,乃靈海所在。靈氣化體,能發出於身,護體於外,一寸為檻。”
端木序只聽懂了技法之名為守方寸。
“所謂言傳身教,你留心看著。”法隱催動靈氣,只見前周身隱隱有靈氣波動,漸漸密實,好似護體氣盾。
百聞自然不如一見。
端木序以明微之力,揣摩其靈氣催動之關節,還頗為便利。
一遍觀摩之後,法隱再來一遍,不厭其煩。
端木序終於搞清楚靈氣催動如何最快,最省,果然在其自身也能有靈氣附體,好似一套盔甲,將周身保護嚴實。
其強硬程度,端木序估計能抗住尋常軍士一刀的力道。但如果力道再強些,也會崩碎。
“大師,這個能不能扛得住強弩?”以此時端木序身上的靈氣附體之厚度,他是沒有信心擋下強弩射出的箭矢。
法隱笑了笑,沒有回答,只見其周身的靈氣驟然大增,厚超一尺。
依此強度,強弩再強,也難以洞穿。端木序羨慕不已。
法隱收掉靈氣,笑著說道,“守方寸,身外一寸,身外一尺,甚至一丈,就看各人的修為了。如能守住方寸,天下皆可守得。”
“大師,這守方寸最終還是靠靈氣。除了吐納之法,再加上丹藥,還有沒有其它方法,可以快速提升靈氣的?”修行以來,端木序遇到的都不是尋常之人,常常感覺到自身修為尚淺,戰力不足,迫切希望能快速提升。
“修行須戒急戒躁。任何藉助外力的修行終究會自食惡果。”法隱告誡道。
“謝過大師。我還以為可以吸收他人的靈氣快速提升修為呢?”想著在終南山上,服食丹藥後化為靈氣醫治高侍衛,端木序便琢磨著可否反向為之,以提升自身修為。
端木序說完後,感覺到整個寮房陡然驟冷,眼前的法隱大師也冷若冰霜。
法隱冷冷地看著端木序,久久未說話,彷彿要用目光,將眼前之人看個透徹。
“有人曾經和你說過什麼或教過你什麼?”法隱的話語中早已沒有剛才教授時的熱切和認真。
端木序不解其緣由,只能是茫然地搖了搖頭。
“以後斷不要在別人面前說這樣的話語。切記,切記。”法隱鄭重地叮囑道。
這次端木序果斷地點了點頭。
接下來,法隱讓端木序自行修行守方寸之法,就閉目打坐。
……
覺臺寺的夜色中,不是參禪就是打坐,而憲京荒郊的亂墳崗,日夜間幾無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