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鬥川關中霍映星那邊就傳來了訊息東昊軍隊損失慘重,或死或逃,鬥川關已經迴歸北安懷抱!
顧昭雖然早已經預料到了這個結果,卻還是忍不住心中的激動。
收復鬥川關,重建北國門。北安再也沒有胸腹暴露的危機了。
那麼,上輩子那種被東昊軍隊進攻,造成百姓塗炭的慘劇,就很有可能不會再發生了!
……
顧昭站起身來,對著鏡子轉了幾下,銅鏡中儼然是一位英姿勃發的青年官員,完全看不出一點女子姿態。
吳嬤嬤滿意地點了點頭。
顧昭現在的易容水平越來越高,她根本就不用動手,只需要在邊上幫忙留意一下有沒有疏漏就行了。
說是縣令,其實除了官服變了之外,與顧昭之前當縣尉時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一切都回到了正軌。
顧昭原以為秦行烈會用盡辦法繼續找她的,沒想到這些天卻風平浪靜。看來秦行烈真的是又被她甩掉了……
莫名地,顧昭心中有些愧疚——她肯定是傻了,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呢?
她有什麼好愧疚的呢?就連鬥川關這樣的功勞,她都拱手相讓了,還有什麼對不起秦行烈的?
半個月後,從上京城出發的欽差隊伍經過了石城,住在了城外的驛站之中。
是禮部侍郎親自帶隊,要去往鬥川關,頒佈嘉獎旨意。
眼看著已經進入臘月,天寒地凍,隊伍中不管是官員還是士兵,全都凍得鼻尖通紅,全身發冷。
按照慣例,顧昭立刻趕往驛站拜見。
這位禮部侍郎應該是顧昭離開之後才進京的,顧昭從未見過他。
“何縣令,請你速速抽調三百民夫,隨本官一起,去往鬥川關。”禮部侍郎十分著急。
他時不時地望著天空。
雖然是正午時分,但是天空中卻鉛雲密佈,眼見著就是一場大雪要來到。
他率領的隊伍中有不少大車,裝的都是聖上賜給求死軍的獎勵,十分沉重。
如果下雪,必須要有民夫推動,才能繼續前行。
至於說留下來等到雪停,根本不可能。
聖旨是有時限的,誰知道這雪什麼時候會停?如果耽誤了大事,誰都承擔不起!
顧昭也能看到天氣的變化,只能按照他的要求,回城選了三百名精裝民夫,準備了路上需要的糧草物資,自己也騎著馬一起趕往鬥川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