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 21 章 事後,安妮在爸爸回家的……
事後,安妮在爸爸回家的時候問了很多,盡管爸爸說得很簡單,可她也知道這些話中透露出來的意思。就像是自家的粥鋪,每週還不是要給人交保護費,一週比一週多。
而有錢人開的店,比如像是明月阿姨所在的金店,甚至會有固定的人出現在外面看護。
她又想起了曾經短暫相處過的兩位保鏢叔叔,那位無事牌哥哥就是有錢人中的一個。他不用怕突然冒出來的指責,也不用擔心有人說他是小偷。
從一開始,大家的身份就是不同的。
可不同又怎麼樣呢?她能賺錢,她總有一天也會成為有錢人。
無數個夜晚,安妮就是數著金珠睡著的。後來,爸爸買來的金豬裡裝起了美鈔,她也終於等到了自己長大。
曾經幾十蚊一粒的金珠價格在1980年也就是二年級假期期間來到了最高點,足足超過了150蚊!
那時候,她就把自己積累起來的數十粒金珠賣了,換成了港紙。之後金價跌得太快,安妮就不敢買了。保險一點,她最終都換成了美鈔。
結果1983年9月六年級開學,黑色星期六降臨,美元的彙率升到了1比9.6!也就是說,9蚊6才等於1美元!
安妮不會忘記那段時期,那時候很多人都去銀行排隊,都想把手裡的港紙換成美元。可惜,好多地方都不收港紙了。大家沒辦法,就跑去商城搶東西,希望能在商家漲價前買到更多物品。
可是,商家又不是傻的。總之那時候物價漲得飛快,地價倒是跌了一些。趁著這個機會,家裡咬咬牙把租的店鋪給買了,好歹之後不用交租金。
同時,安心粥鋪的粥也迎來了第一次漲價。雖然都只漲了幾毫,但也是漲了。像是新出現在粥鋪裡的茶葉蛋就直接賣到了1蚊錢,買的人也不少。
到了那年的10月,財政司將港紙和美元掛鈎,1美元兌7蚊8。也是從那以後,安家大部分的錢都換成了美鈔,只留一部分港紙。
轉眼又是半年,安妮讀完了六年級,小學畢業了。她目前手中一共有現金2300美元,另有幾百港紙做零用。
這其中的一部分是最初的金珠價格翻倍賺的,其他主要是靠茶葉蛋。
是的沒錯,茶葉蛋放在粥鋪裡賣,是安妮的想法。她向自家粥鋪租了廚房的一個角落,每週讓爸爸從北面收雞蛋回來,然後藉著粥鋪再將茶葉蛋賣給客人。
收來的雞蛋按個算,每個8分錢,換成港紙的話,還不到3毫。加上水電和茶葉的成本,哦,還有一點點租金,每個茶葉蛋安妮淨賺6毫5。
9個月270天過去,目前茶葉蛋的總銷量是20482個,她都讓安康哥哥記著。是的,安康哥哥中七畢業後沒上大學,他直接在粥鋪工作,現在已經是店裡的主力。
靠著這些茶葉蛋,安妮賺到了13300多蚊!加上之前賣金珠賺的,換成美鈔後,就是2300美元。
拿著這些錢,她和爸爸北上,去一河之隔的大陸看看。
一直聽爸爸說那邊的東西都很便宜,她想看看有沒有賺錢的機會。小學的自己太小了,只能幫著家裡賣賣粥。看到了茶葉蛋的利潤後,安妮想要賺更多!
“爸爸,我們要在這裡等多久?”坐在大車的前面,爸爸的身邊,安妮看著一動不動的車子,她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輪到自己。
“來之前爸爸就跟你說過了,過關很辛苦的,需要的時間很長。是你自己說,你能堅持的。”林歸也是第一次帶著女兒出門,這個要求女兒早幾年就提出來了,只是他一直沒答應,她太小了。
“我知道,這話是我說的。可是爸爸,你沒說具體要等待的時間。”這個過關口岸是自己剛上小學的時候開放的,安妮知道後來爸爸開著大車專門香江內陸兩邊跑,離開家的時間更長。
但她不知道,單單是排隊等著過關就這麼難熬。
“好一點淩晨排隊,晚上就過。慢一點的,等上幾天都有可能。”這不是騙人的話,文錦渡口岸剛開放的前幾年,關口人員對於兩邊的來往車輛檢查特別嚴格,等上一禮拜的都有。
現在已經好多了,平均兩三天就能過關,前提是車裡沒帶不該出現的東西。
林歸最多就是幫家裡帶帶粥料,幫女兒帶帶雞蛋,其他的他從來不帶。就算是少賺一點,至少每回過關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