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玠不好意思的說道:“確實是訂婚了,身體剛好就訂了下來,現在她年紀還差點,所以也沒有聲張,打算等兩年再去領證。”
蘇定國說道:“你今後是打算在中海發展,還是在這裡?這個我不在意,中海確實是比這裡好的多,我也算是從中海過來的人。”
衛玠回答道:“還是在滬南,中海那邊也會去,目前幾個廠子已經很累了,實在是沒想過繼續做什麼。”
和別的國內富豪不一樣,衛玠的產業全部都在本地。
之前在黔州雖然也開了一個公司,但盈利了半年多就被衛玠交給了別人,現在那個公司和衛玠沒有任何法律層面的關係,切割的乾乾淨淨。
蘇定國明白了衛玠的想法,又繼續和衛玠瞭解了這次收穫的事情。
蘇定國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待了一個多小時後就先行離開了,衛玠會讓人把專業的報告交上去。
在蘇定國離開之後,衛玠還不能離開,他需要把事情做好。
省政府之前可是給衛玠這裡投資了五十個億,這次田地裡的所有收貨都歸國有,衛玠和柳觀星除了分錢和管理之外,無法干預糧食的出售。
現在衛玠就是需要透過記者的採訪,把這次的成果展示出去,讓別人知道這個錢沒有打水漂。
五十億的資金除了股份之外,還規定了衛玠的農產品出售和機器的使用許可權,比如機器需要在不用的時候低價租借給農戶使用。
這筆錢看起來很多,實際上也確實是很多,分五年陸續到賬,目前已經到賬了十億多。
衛玠很快就去接受了採訪,其實該講的那些專家都講完了,衛玠主要是作為負責人過來露露臉。
電視臺的記者是一位年輕的女性,絕大部分負責採訪的記者都是這種設定,主要是形象問題。
就算是男記者,也不會是那種滿臉黑痣的形象,最起碼要看得過去,而女性更會打扮一些。
若是採訪蘇定國這種高官的話,一般是穿著肅穆低調點的服飾,不要有存在感。
而採訪衛玠這種年輕企業家,就不一樣了。
不能那麼隆重,甚至是需要打扮一下,增強那種時尚年輕有活力的感覺。
室內單獨採訪和室外採訪的也不一樣,前者是要體面一些,後面可以適當的增強自己的存在感。
這種也類似一種潛規則,記者也會自己給自己加戲,增強一下存在感,不然升職都不好升。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名氣就是實力的一種體現,而且有很多渠道可以兌換成財富!
記者張靈璐是一個很有氣質的美女,同時也很會來事。
她在徵得衛玠的採訪要求後,認真的說道:“你好,衛先生,我們之前瞭解到這批高產水稻的畝產達到了八百公斤,請問您對這個數字滿意嗎?”
這女人一張嘴,衛玠就清楚這女人的採訪思路了。
她大概是把自己當成了那種董事長型別的混子,認為自己不瞭解具體的數字,所以不會詢問這些。
她會提前從專業的人那裡採訪到數字,然後到衛玠這裡之後,採訪的主要是衛玠的一些心得和感悟。
倒不是看不起衛玠,而是真的尊重衛玠,要讓衛玠高興。
同時她也很清楚觀眾們喜歡看的當然不是什麼數字了,觀眾們喜歡看的就是美女記者和衛玠這種年輕才俊的對話,聽著成功人士的感悟。
衛玠認真的說道:“八百公斤,也就是一千六百斤,這個是我們承包田裡的最高數值,能到這個數字的非常少,最多的還是一千一二百斤的產糧,也就是五六百公斤。”
張靈璐尷尬了一下,她迅速說道:“那麼您對這個產糧還滿意嗎?”
衛玠微笑著說道:“滿意,正常的田地畝產也就是五百公斤,我這裡能夠達到平均數以上,已經很滿意了。”
張靈璐認真的看著衛玠,說道:“這是第一次,您對下一批的收穫又沒有什麼期望呢?”
“有!”衛玠很高興的說道:“我希望下半年還有明年的收成,能和這次一樣好就可以了。”
衛玠對自己很滿意,也沒有什麼過高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