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八號,綠柳鎮。
今天的綠柳鎮很熱鬧。
從前天開始,由衛玠購買的聯合收割機就開始在田野間收穫,將大量的水稻進行收割。
一畝地也就是幾分鐘的事情,而衛玠在這裡承包了三萬畝良田,以及各種蔬菜瓜果的田地一千畝。
綠柳鎮全部耕地面積加起來也才五萬多畝,還是分散在十多個村子裡。
這些田地花了衛玠有四千多萬,這還是一年的承包費用。
可以說衛玠的成功離不開所有人的幫助,本地公務員為了這筆錢東奔西走,負責協調一些釘子戶。
衛玠把這些田地連成一片,在田地之間修出讓收割機和車輛行駛的柏油路。
連帶著護欄和各種保護措施,衛玠就下去了一億多。
除此之外還有三萬畝良田的種子、化肥,以及註定短期無法回本,甚至是還要借給別的鎮子使用的播種和收割機器。
收割機、脫殼機、打包機、運輸車、倉庫……
衛玠和柳觀星往裡面砸了不少錢。
一畝地的水稻丟擲成本的話,基本上也就五百塊收入,算上衛玠給農戶們的地租和各種人工維護費用,基本上就是把錢砸進去了。
不過這一切都是值得的,衛玠沒有做賠本的買賣。
今天柳觀星和柳望月沒有過來,衛玠和省裡的領導們一起檢視這次的收穫。
等衛玠和高官蘇國平等人過來的時候,電視臺的記者和攝影師已經來了很久了。
水稻田的農業專家已經回答了各種問題,像是那種農業方面的專業問題,當然是專業的人來回答。
記者寫的稿子,也是這些人提供的資訊和說明,不可能是衛玠親自說這個。
衛玠和蘇定國下車來到了田間,蘇定國看著前方那一片片的水稻田,還有在金色的田野裡馳騁的收割機,露出了微笑。
蘇定國說道:“好多年沒見過這幅場景了,我年輕的時候還是大家彎著腰用鐮刀忙和。”
衛玠走在旁邊說道:“從天上看更漂亮,這種連線在一片的田野,不論是青苗還是熟了的時候,看起來都漂亮。”
蘇定國走到了田邊的位置,看著腳下已經被收割完的稻田,彎腰撿起了一根零落的稻杆。
咔嚓,衛玠聽到了身後相機拍照的聲音,但並未轉過身去看。
這種情況很正常,這才是專業。
這些記者和攝影師過來,不就是為了給衛玠還有高官露臉的機會嗎?
衛玠和蘇定國當然不可能按照對方的要求去擺姿勢,那像是什麼話!
如何選取好的鏡頭,如何找到能夠刊登的錄影和照片,都是電視臺自己的事情。
照片要選最好的那張,放電視的錄影也要選擇性的選取最合適的一段。
時間不夠就剪下,透過換鏡頭,拍攝田間的風景來銜接。
總之,一個專業的攝影師,不會讓別人麻煩。
蘇定國不需要接受採訪,他就是過來看看,接受記者採訪是衛玠和那些專家的事情。
蘇定國的到來,主要是考察這個農場的產糧,為下一步的事情做打算。
這次的結果不需要多說,光是看著這忙碌的場景就知道沒問題。
“大概的收成是多少?”蘇定國看向了衛玠,他需要知道最真實的資料。
衛玠說道:“目前一畝地能收一千三百斤,多的能多一百多斤,少的最少也有一千多斤。”
蘇定國聽到這個數字,說道:“一般的也有一千多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