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罷,一直腰桿筆直的許文林匍匐跪地,泣聲高呼:
“臣,可以死!”
“但,大漢的國律法典不容褻瀆和踐踏!”
趙元開深吸了一口氣,轉身,背對朝堂:
“所以,就算是朕殺了你許家滿門,你也非要將這個肅清風波徹底進行到底了?”
“陛下,臣只想給法理一個交代,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許文林,你就當真不怕死?”
“死有何懼?試想,大漢行運至此,多少無辜平民冤死與徇私枉法之下?臣久居扶風下縣,所見鄉野之農人,面朝黃土背朝天,卻未曾吃過一粒細米,遭受冤屈之時,更是無處伸冤絕望悲慼。”
“長安肅清風波擴充套件到中州四郡之後,臣受到了舊部門生的書信,說鄉野民心大振,跪地拜謝天子聖恩,他們生生世世都在那片土地,卻是第一次感覺到自己也是大漢的子民了……”
生生世世在此,卻是第一次感知到自己也是大漢的子民了!
為什麼?
因為法理面前,出身卑微的他們和富貴階層並無不同,這個大漢帝國,不負窮苦子民!
趙元開始終背對著,許久無言。
朝堂伏跪,就那麼寂靜無聲著。
時間,在緩慢流逝著。
這是趙元開刻意為之的僵持。
他不表態,就讓朝堂陷入了這種無休止的靜謐之中,讓朝臣在惶恐不安之中開始反思!
這需要時間,會讓很大一部分人反思、動搖、明悟,最後做出選擇!
天武七年的大漢廟堂,已經不是天武五年的那個滿目荒唐的腐朽之地了。
一系列的改制和換血,寒門出身的青壯派日益壯大,再加上趙元開個人說展現出來的前所未有的統御理念和方式,早就讓這個廟堂發生了質的變化!
曾經,出官入仕封侯拜相是第一追求!
但現在,在天子的感染影響之下,這個廟堂開始覺悟到了什麼一絲更加崇高的共同理想!
國朝在大發展。
天子高瞻遠矚在大展望。
從國策理念變更為以萬民為重之後,大家就感知到了,當今天子要的不是江山穩固,而是實實在在的改變這個帝國,讓這個國度走向更加偉大的遠方!
這已經不是帝王家的狹隘統御思維,而是激發了這個帝國的每一位子民的共同使命感,在朝著一個共同的方向而努力追求!
信仰,或許來之不易。
但,理想卻總是那麼容易的讓人感同身受。
朝堂大臣們開始反思了,開始覺悟了,開始做出選擇了。
從陛下臨朝開始,整個朝堂一直致力於改變這個帝國,軍武獨立是為了捍衛漢土,保衛漢民!
農部發展,是為了解決飢餓和解放生產力。
國子監全域性統籌,讓每一位大漢幼童都能識字知理,讓所有人天才都不會因為出身、家境等等原因而被埋沒!
理宗府革新研創,立項近千,每一項都是涉及民生和社稷水平,一旦推廣就是福澤萬民!
……
一切的一切,都是為讓這個帝國走向更高的巔峰!
而現在,許文林亦是如此!
這個帝國在這兩年之內的變化太大了,大到了曾經延續了八百年的國律舊法已經開始不適應新的發展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