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慕霍去病的長安閨秀多,但熱血沸騰的長安少年郎,更是不少。
前有精武將軍岳飛的一句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現在又有少年英豪霍去病一戰驚世。
誰說年少輕狂,不能委以重任?
誰說初出茅廬,不可建功立業?
而今的大漢,天子開科舉,取士於寒門,用人唯賢為不唯老!
再回首,山河依舊是破碎,反王賊心不死,多少熱血兒郎心中憤慨驚天啊!
承天門外,紅毯鋪出數里。
只是直通天子堂的長安道,是多少年有心建功立業之人心中的朝聖之路,他們豔羨無比,躊躇滿志,只願有一天能榮耀加身的走在這條長安道之上,入皇門,見天子!
霍去病下馬徒步,身後跟著忐忑不安卻又心潮澎湃的呼頓王和巴格爾,一路步履緩慢,接受萬民注視。
呼頓王和巴格爾的心情是極為震撼的。
在高臺壺口關之時,他們看見大漢涼州的那些孤苦父老們為了支援戰事,傾盡所有而出。
上至領將大吏,下至黎民百姓幼兒,同心一氣!
而後出涼州入中州,進入長安城,更是他們的大開眼界。
中州的富饒昌盛簡直超乎他們的認知!
而最重要的一點,越是靠近國都長安的郡縣,那些治下的大漢子民就越是朝氣蓬破膽氣驚天!
所有人,無論男女老少,無一不是身懷傲骨,心有期盼!
身為異族歸漢的呼頓王和巴格爾,一路走來就只有一個念頭,一個足以讓他們膽戰心驚的念頭。
那便是這大漢天武治下的子民,心有尊嚴,身有傲骨脊樑!
強漢有此子民,何愁不興?
所以!
呼頓王和巴格爾越發的慶幸他們沒有選擇對抗,而是臣服歸順,強漢……終究是強漢!
也許會衰敗,也許會沉落,但有些深入根骨的東西,卻是永遠都無法泯滅消失!
“霍……霍將軍,我們二人終究是胡人出身,數百年來和大漢紛爭不斷,那……那當今的天武陛下,真的會寬容接納我們嗎?”
呼頓王心中終究是有些不安的,忍不住小聲的問道。
霍去病淡然一笑,道:
“陛下聖明仁義,而你們又是身懷戰功歸漢,陛下當然會接納你們的!還有,你看這國都子民,不是也對你們夾道歡迎嗎?”
這三百年來,匈奴蠻族確實禍漢已久,但那些都是新王單于庭的部下。
呼頓部自三百年前失去了草原霸主席位之後,一直安分守己,又因為王部對於強漢心存敬畏,三百年來更是未曾犯漢一次!
這些訊息,在涼州大捷之後,就已經傳遍了長安城了。
呼頓王和巴格爾聽完這些話之後,頓時心安了不少,放眼仰望這長安朱雀道盡頭的那威嚴大氣的未央帝宮,頓時心中敬畏,目色凝重虔誠無比。
入承天門,上天階,登天子堂。
太極殿之內。
文武百官林立兩側,國鍾震響不斷,氣氛大氣磅礴。
九五之位,趙元開龍袍加身,帝冠在頂,不怒自威,帝氣何等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