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親?
趙元朗的眼珠當場就瞪了出來,怒不可遏啊!
國朝八百年以來,只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親,什麼時候出現了一國和諸侯王公私下和親?
此外,北戎部落國就在大漢幷州的雁門關之外。
而雁門袁氏一族,自太祖立國以來,就擔負著衛戎戍守雁門關的衛國大任,他們的職責就是保衛疆土,抗拒北戎!
但現在他們卻要私下和親!
這是叛國啊!!
“還有什麼?一併說出來!”趙元朗沉喝道。
“王爺,袁氏一族入主幷州以來,各種強徵豪奪,私自增加賦稅,臣等幷州六郡一年的糧食產量被袁氏一族收去了八成有餘啊!”
“袁卓入主上郡出任刺史一職的時候,還大肆擴軍,只要是青壯的民夫,就逃不了被強徵奴役的命運!這些人要麼成了刺史府的私兵,要麼就被強趕到了幷州北域,成了苦力勞夫!”
“王爺,天子傳下天子詔之後,幷州治下各縣的陳氏門人和一些門閥出身的官吏,各個人心惶惶,跑的跑,逃的逃,吏治幾乎癱瘓啊!”
“王爺,今年幷州大旱,恐怕又是一個荒年啊,往年的餘糧早就被雁門袁氏搜刮一空,這……這可怎麼辦啊?”
……
六位太守,你一言我一句,整整講了幾十條難題和危機。
趙元朗聽到了最後,連頭皮都開始發麻了。
久居深宮,不諳民情。
這番到了幷州之後,才發現大漢行運至此,是真的滿目瘡痍頹敗將傾!
“諸位太守,你們反映的這些,本王會一一稟奏給當今陛下的,皇兄他雄才大略,一定會有手段解決這一切問題的!”
“但眼下,最大的問題是雁門袁氏已經出兵侵佔了西河郡,燒殺搶虐,無惡不作!”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們頓時間之內就會揮兵南下,反撲侵吞整個幷州。”
“甚至……他們還會聯合北戎部落國,直接為禍大漢!”
“所以本王命令你們在最短時間之內,徵兵五萬,齊聚上郡!”
“西河郡已經淪陷,本王現在只能以上郡為據點,嚴防死守,待請示陛下之後,再做下一步的戰略反撲!”
趙元朗條理清晰、冷靜無比的說道。
如今袁卓被斬殺,袁氏一門都是當誅九族的死罪之人,他們肯定是要謀反的。
單單一個雁門袁氏倒不足為懼。
但他們一旦和北戎部落國和親,將雁門關拱手相讓,那後果絕對不堪設想!
“諸位太守,本王不多留你們了。兵馬,糧草,越快越好!上郡一旦失守,那就意味著整個幷州的淪陷,更是大漢北國門的徹底崩破!”
講到這兒,趙元朗躬身一拜,拜託了。
幷州南域五郡太守神色肅穆決絕,同仇敵愾,直接行禮領命:
“大漢興亡,匹夫有責!”
“天子臨朝,乃是大漢振興之兆,臣等絕對誓死捍衛!”
“請王爺放心,請天子放心!”
六郡太守領命而去。
趙元朗直撲書房,一連又是數道書信奏章,八百里加急傳入長安城。
莫別一直安靜的跟在趙元朗的身後,這是太妃的命令,他不能不尊。
但他的心裡,卻一直在冷笑。
“漢水以南的四王裂土稱帝,大漢東域的青、幽、冀等州也早就失控了,現在雁門袁氏又勾結上北戎部落國,內憂外患之下,我就不信那天子能扭轉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