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益州府在重建的過程之中,更是幾次出么蛾子,什麼牛鬼神蛇都有。
但在第三年,一切出現了好轉,因為有一個叫做漢九的商盟從益州邊緣的蜀西郡發家,從承建郡府積累了原本資本,然後進軍益州府!
縱觀漢九商盟的整個崛起過程,就兩個詞,專業和前瞻性!
墊付款項是漢九商盟第一個提出來的。
獨一檔的管理水平,是漢九商盟甩開其他的人核心因素!
而且漢九商盟很聰明,他們就跟兩府打交道,先幹活後要錢,賺了錢就立馬回饋與地方!
從基建起家,到獲取信任,再到參與兩府承接理宗府和工部的一下了輕工業技術的推行和建設!
益州鋼鐵廠成立的很早,但一直混亂,是漢九商盟合作管理之後才煥然一新。
益州的第一座電廠,是漢九商盟無條件建設的,拿基建款項換了電纜廠的投建資格。
再而後的紡織廠,化工廠,糧油加工廠……
幾乎益州的所有地方州府性質的大廠都是漢九商盟承建,上頭的理宗府和工部給技術給圖紙,漢九商盟就想盡一切辦法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建成投產。
而且,漢九商盟從一開始豎立的風評就十分好!
他們僱傭了大量的益州工人,酬勞給的很高,從不提資本,也不說虧損,大廠建成之後州府要拿走,他們絕對不說二話。
商盟之內工人有些看不下去的,抱怨說虧,蘇九婈就親自出面,做了一個奠定了漢九商盟今日的關鍵性演講。
那一次的演講,就在益州府前的廣場之上,三萬人匯聚,兩府要員出席,蘇九婈闡述了漢九商盟的價值指引和使命意義!
她說漢九商盟其實根本不是商,而是人,他們代表的是益州的百姓。
過往的工程建設從來就不是一個商業性質的活動,而是益州人和益州府在一起齊心協力共同建設好我們的益州罷了,就這麼簡單。
當使命共同,當訴求共同,否管蘇九婈的話是真的還是假的,從那一刻起,漢九商盟就已經不是在普通的民間資本了。
州府畢竟是州府,商業經營一直都是他們不擅長的地方。
至於鎮將府,那就更是個門外漢了。
於是乎,益州在一年之前作出了一個極為大膽的決定,請示內閣批准地方商盟合作經營大廠!
州府主控,商盟主管。
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
這個請示獲批了,而且當時還是得到了天子的恩准和肯定,說益州府有能人,有頭腦!
但事實上,這個大膽決定不是益州想出來的,是蘇九婈建議的!
只是當時沒有提到蘇九婈。
當漢九商盟獲得了益州部分地方性質大廠的部分經營管理權,並且成效驚人之後,漢九商盟的第二次成長爆發期也來了!
那個時候的益州兩府對於蘇九婈已經是相當信任了,沒人否定蘇九婈的商業頭腦,於是乎,蘇九婈給益州府提了一個相當大膽的建議!
她向益州府要錢!
那年益州府的財稅剛剛收支平衡,在加上這兩年的發展勢頭一騎絕塵,在內閣和國金府爭取了相當大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