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之始,在於“殺熟”。參與者被所謂返利誘之,不惜將親朋好友拉入傳銷“泥潭”。一旦專案暴雷,親友反目,會導致人間失信,敗壞道德風氣。
如果鼓搗傳銷者,只是普通商家倒也罷了,繩之以法即可。
可要是堂堂財度司長,朝廷大員,放縱傳銷專案橫行民間,藉此斂財,搜刮民脂民膏,無疑是動搖國本之舉。
“道友只要呈上御狀,攻訐林夜德不配位,放縱動搖國本之患,給離皇一個合適由頭,定能貶謫林夜,重得離皇重用復起,重掌財度司。”
南奕如此說著,看向蘇光,目光炯炯。
蘇光思索良久,將南奕所說內容全盤消化後,緩緩點頭。
“若以此理,確能拿下林夜,也有不小把握重新起復。可是……”
蘇光琢磨了一下言辭。
“傳銷之罪,固然是罪不可赦。但道友傳武之法,豈不也會受此牽連拖累?”
蘇光確實很想重掌財度司。
畢竟沒了官身輔助修行,她又寫不出文,全靠每日功課積攢道行的話,著實是太慢了。
雖說蛻凡圓滿修士,壽元有兩百之數,只要積攢上百年道行,即可嘗試破境築基。
如尋常散修,既無官身與文名,又不敢攻略靈境搏命修行,便是靠著水磨工夫硬熬。
但真要將大把壽元耗在黃階,即便僥倖築基功成,晉入玄階,也沒法在玄階之路走上太遠。
若是尋常修士,聽完南奕所獻之計,多半已是按捺不住,恨不得立馬趕去告御狀。
不過蘇光此人,早前能在仕途上順風順水,固然是因她廣結善緣,少與人結仇,同時也是因為她心思細膩,能顧慮他人之需。
比如眼下,她就顧慮以傳銷之罪攻訐林夜,會給南奕真氣武道傳武之法帶來麻煩,遭林夜攀咬,同受牽連定罪等。
“我自是考慮過。”南奕輕笑,“傳武之法,雖與傳銷之法形似,實則卻有根本不同。”
“所謂傳銷,根子在於損人肥私,騙取他人錢財。”
“而奕之真氣武道,傳武之法,實是基於天賦神通,匯聚聚眾加持之力,而無損其本。”
“於民眾而言,不傷自身之本,而得無形加持,當是合作共贏之法,絕非損人肥私矣!”
南奕說這話時,理直氣壯,擲地有聲。
他有自信,攻訐傳銷之罪,並不會牽連到他的傳武之法。
南奕承認,最早琢磨如何傳武時,他確實是有自傳銷之法上尋找靈感。
但南奕來自天夏,對傳銷之法深惡痛絕,在設計傳武機制時,早已革除了傳銷弊端,不留隱患。
實際上,只要確保“無損其本”,利用這類聚眾共贏的傳播理念,並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但超凡手段,自有玄妙,可以做到“無損其本”。
反倒是錢財之事,無關超凡。然後,錢財本身,不會憑空冒出,只能轉移。少數人斂財的背後,一定是損了大多數人的本金。
聽完南奕之言,蘇光深深看了南奕一眼,感到一絲忌憚。
南奕對傳銷之罪如數家珍,顯然是早就對相應手段與理念,瞭如指掌。
這種情況下,他開闢真氣武道,將傳武之法巧妙摘出了傳銷範疇。
等到他人開始參考化用其手段,摸索出傳銷之法時,南奕再施施然出手,將妄圖跟風者一網打盡。
林夜或許永遠也不會想到,早在他準備跟風化用南奕手段之前許久,南奕便早已埋下了暗手,時刻準備坑死跟風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