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建學堂尚需要時間,可是街頭巷尾早已經開始議論這惠民盛舉了。
而那些去建學堂的百姓們,為了能讓孩子們早日上學堂,更是鉚足了勁拼命的幹活,本來需要半年建成的學堂,在百姓們的努力下,居然只需要五個月就建成了。
足足縮短了一個月的工期!
夏璟年十分驚訝於百姓們的團結和幹勁兒,既然學堂已經建成了,先生也早都找好,如此一來,學堂們就可以開課了!
報學堂的那天,幾乎全京城的老百姓們都來了,報名的人太多,學堂裡的位置卻是有限的,一時間,這些官員們不知該如何是好。
只能將孩子們的名字和住址記下來,到時候等著夏璟年下了聖旨,在派人一一通知他們。
宮內,夏璟年對這件事一籌莫展,他沒想過為孩子報名上學的人會這麼多。
鳳鸞殿,季薔聽了下人的稟報,無奈的嘆氣,“只怕皇上又要發愁了。”
“是啊娘娘,您快去看看吧。”冷香在旁邊道。
金鑾殿。
季薔給夏璟年倒了杯參茶,“在為學堂的事發愁?”
“是啊,這百姓們家裡有孩子的,基本都報了名,這些官員也不知該如何是好,想到的辦法也都是厚此薄彼的,只怕到時候百姓們會有怨言。”夏璟年深深嘆了口氣,這件事在朝堂上吵了一早上,都沒好辦法。
夏璟年怕事情非但沒有解決,反而讓百姓不滿,到時候就是事與願違了,還不如不建這個學堂。
“這好辦啊,咱們只需要定一個標準就好了。”早在來的路上,季薔就已經想到了辦法。
定一個標準?夏璟年沒明白。
“年六歲以下,不可以上免費的學堂。”季薔只一句話,便讓夏璟年如醍醐灌頂。
皇子們開蒙的年紀也是在六歲左右,這個年紀的孩子能聽得懂先生講的知識,也能做的住,而且小手也有了力氣握筆,相對來說,六歲是孩子們接受知識的最好時候。
“朕現在就讓那些大臣們過來統計一下,六歲以下的孩子有多少!”夏璟年迫不及待的想要將這樣的巧宗告訴他們,讓人抓緊下去辦。
還沒等公公走開,季薔便忙攔住,“皇上,臣妾還沒說完呢。”
“十歲以上的孩子,年歲已經大了,可以先上一年的免費學堂,那個時候孩子們對想不想上學堂,已經有了自己的主意。若是有想繼續讀的,可以讀剩下的兩年免費學堂,都和其他孩子一樣了。”
夏璟年對季薔的這個辦法連連稱讚,忙讓手下的人去辦這件事。
六歲以下來報名的孩子們,足足有三分之一的人,這些孩子們下去了,可以說是大大減輕了學堂的負擔。
剩下的孩子們,則是以十歲為界。十歲以上的孩子上午上學,十歲以下的孩子下午上學。
這樣學堂能裝下孩子,先生們也可以相對輕鬆些,不至於讓先生們也疲累。
孩子們也可以在家裡幫父母做些活,不至於一整天都看不見人影。
畢竟,除了上學,他們也還是要活下去。有的人家,只靠父母做活,也是生活的捉襟見肘。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