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日的朝堂,張少軒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後,辮子軍軍官和前朝的元老以及皇族們都紛紛跪拜,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十二歲的遜帝溥儀頭戴皇冠,身穿蟒袍,一副眼鏡架在鼻樑上,顯出十分儒雅的風範,但掩不住疲憊的神態。
他坐上龍椅,神態自若地看著臺下跪拜的臣子們,顯出君臨天下的威儀。
作為遜帝復位的主謀,張少軒自是裡裡外外一把手,忙得不亦樂乎。
在短短十二天覆闢期間,張少軒沒有忘記向溥儀舉薦李德金做侍讀:
“聖上,臣所舉薦之少年才子,實乃中堂轉世,其詩詞歌賦樣樣精通。若幸得陪伴聖讀,龍心定悅!”
說著,張少軒就把李德金的詩呈給溥儀看。
溥儀翻開李德金的詩作,連續看了幾頁,情不自禁地叫道:“甚好!朕得此侍讀,若老佛爺得李中堂,必能再展大清朝八面威風!愛卿速招其見朕!”
“皇上,”張少軒興奮道,“這孩子剛好姓李,叫李德金!”
“李德金!”溥儀也十分興奮,“快快招來!”
“皇上,”張少軒湊近溥儀身邊低聲道,“李德金還在海西。等皇上把朝廷大事理順、江山坐穩,臣自會前往海西帶他來侍奉皇上左右。”
……
這個可憐的皇帝還沒坐穩龍椅,又被軍閥趕下了臺,成了二度遜帝。
其實,少年遜帝對做不做這樣朝不保夕的皇帝還真的無所謂,但倒是沒忘記張少軒舉薦的李德金。
溥儀身邊已經有了一個侍讀,就是帝師傑克推薦來的理德,也就是李德錫。
溥儀感興趣的是中國文化,尤其是詩詞和書法,對於李德錫天天講的基督教那一套,他一點都不喜歡,只是勉勉強強跟他學了幾句英語。
李德錫對基督教和英語的學習動力,開始是為了有口飯吃,然後是對傑克騙術的崇拜,而不是自發的興趣。
傑克讓李德錫努力向溥儀灌輸基督教思想,但李德錫無法做好這件事,可他又不敢違背傑克的意願,因此心中十分煩惱、糾結、痛苦。
溥儀多次向北洋政府提出召李德金做侍讀的要求,因無人搭理,竟然怒而絕食。
由於當時軍閥混戰,北洋政府懶得去蘇北帶李德金進京,可又擔心溥儀絕食會引起很大的麻煩,於是就讓洋帝師傑克幫助想辦法以解燃眉之急。
苦思冥想了三天,傑克也沒想出什麼好辦法。
星期天,在北京大學做教授的一個美國朋友,請傑克去做客。這位朋友的學生許志摩也在場。
酒宴間許志摩先後用中英文朗誦了自己的詩作,並且贏得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Great!”傑克讚歎道。他靈機一動,便決定請許志摩去做侍讀,以解溥儀的思賢之渴。
……
這天,風和日麗。溥儀頭戴米色禮帽,身後拖著長長的辮子,身穿白色的西裝,手拄著文明棍,兩眼疲憊但充滿著渴望的神情。
他在書房裡邊寫邊念著:“毫尖嫩,學海深,勤思通貫詩書蘊。釐清末本,揉合古今,大道分明。不忘守初心,歷練神自靈。”
“皇上,許志摩覲見!”傑克在門口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