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娥仙子的話沒有繼續說下去,啟也知道素娥仙子後面的含義,他恭敬的說:“小的知道了,還請仙子放心。”
啟恭敬的從這裡退出去,再次離開這大火國,在出國都的時候,啟聽到一個溫柔的女聲說:“這位朋友,你是要去北方嗎?我們也一起前去如何?”啟轉過身一看,發現一個樣貌清秀的女子嬌滴滴的望著他。
這個女子不過中人之姿,啟也沒有多打量,恭敬的說:“姑娘,不知道為什麼你要和我這麼一個奴隸一起行走呢?”
“因為我聽說外面世道亂了,有一個男子陪伴也安全一些,我看朋友孔武有力,想必是有修為在身,就是不知道朋友是否願意帶我一程呢?”
女子可憐的看著啟,啟也沒有拒絕,對著女子說:“姑娘若是信的過我,那麼就一起吧,反正多一個夥伴總是沒有什麼壞處。”
女子點點頭,對著啟說了一聲謝謝,然後就和啟一路向北方前進,等他們到了信土州的時候,發現不少流民。
啟走上前詢問,得知九仞城已經徹底崩塌了,現在白土州和信土州還有隱土州都遇災了。
啟嘆氣一聲,拿出身上僅有錢貝送給他們,希望他們能夠有一個穩定住處。
看著流民離去,那個女子饒有趣味的看著他,詢問他說:“你也是好心,自己都沒有幾個錢貝,還要分給這些人,你到底再想什麼呢?”
“我沒有錢貝倒是無所謂,至少沒有性命之憂,而他們若是沒有錢貝,就真的沒有未來了。”
啟說完,繼續向前方走去,歷山在信土州東北方向,靠近隱土州了。
這路上遇到難民,啟是能幫助就幫助,也耽誤了不少行程。
快要到歷山地界的時候,啟對著那個姑娘說:“姑娘,我已經到了,看來我們就要分別了。”那個姑娘微微斂衽,對著啟行禮說:“不知道朋友要辦什麼事情,若是朋友你辦事的時間不長,小女子可以在這裡等你,實不相瞞,小女子要去太室山。”
聽到這話,啟看了看那個姑娘,只見那個姑娘可憐的望著自己,他心中一軟,對著女子說;“小的也不知道這一次辦事要多久,姑娘若是能等的話,就請等一下吧。”
女子點點頭,指著不遠處城池說:“那裡有一座城,我就在那裡等你如何?”啟點點頭,然後送著女子進入城中,自己再次前往歷山,尋找那個叫石門的農民。
不過尋找了很久,都沒有找到這個叫石門的,啟心想這也是奇怪了,莫非是素娥仙子弄錯了,但是想到素娥仙子謹慎囑託自己,應該是沒有弄錯。
啟尋找了一晚上,只好隨便找了一戶人家暫且居住下來。
這戶人家只有三口人,一箇中年農民和自己妻子,還有一個五六歲的孩子。
他在休息的時候,聽到這農民教自己兒子識字,心中更是吃驚,農民怎麼可能會識字。他不由好奇的詢問說:“今夜叨擾,實在有愧,不知道高賢尊姓,小的當銘記此恩此德,以圖後報。”
“不敢,不敢,我無名無姓,只是居住在石戶,兄臺要是稱呼殺的話,就是稱呼我為石戶之農吧。”
啟沒有想到這麼好運,自己找了一天沒有頭緒,沒有在這裡能夠找到。
啟恭敬的行禮說:“石戶先生,小的受虞侯之託,前來拜訪先生。”
“虞侯?這是誰?這位兄臺,你是不是弄錯人了,我認識的人當中沒有姓虞的,若說是一位侯,那麼更是不認識。”
啟看著石戶之農目光躲閃,心中肯定石戶之農認識虞侯,不過他沒有說什麼,也不知道說什麼,素娥仙子就只是讓自己傳一個口信給石戶之農。
石戶之農的妻子對著啟說:“這位兄臺,我想是你弄錯了什麼吧,我們並不認識什麼虞侯,如今天色也不早了,早些休息吧。”
啟說著多謝,然後就去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啟就告辭離開了,啟回到那個城裡,找到那個姑娘。
姑娘看著他,笑顏如花的說:“你的事情已經辦好了嗎?”啟點點頭,和這位姑娘說自己的事情已經辦完了。
出了這城池,姑娘笑著對著他說:“你可知道這城是誰建立的?”
啟搖搖頭,詢問這位姑娘,這城池是誰建立的。
“是一個叫虞侯的,他在這裡當了三年農民,這裡就興盛了三年,建出一個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