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朝臣們不能理解,為什麼不能將這支農民軍收編,打散,然後分入其它各支部隊中呢?
虞牧淮也不欲解釋。
她很清楚,那支農民軍不像正式軍隊那樣有非常嚴格的紀律和組織,他們大多數都是直腸子死腦筋。
認準了董雲翔和他的養子,就不能隨意換首領。
上一世,萬知昕也做過這樣的事情,結果那些被分散的農民軍去各個不同部隊待了一段時間,又不約而同紛紛叛逃了。
最後這群散沙又集結在一起。
虞牧淮得出結論,散沙還是要由散兵遊勇來領導。
農民軍還是要由農民軍自己推舉出來的人統領。
他們不服秦翰升,但是卻會服董雲翔的義子。
上一世,當董雲翔攻入皇城後,不久就和趕來的筧國軍隊爆發戰鬥。
董雲翔被殺,他的義子董定坤不願歸順筧國,便帶著部隊往南遷。
董定坤改名為肖定坤,加入了琮國殘餘的小朝廷之中,繼續抵抗敵國軍隊。
最後在琥山,肖定坤不敵筧國軍,在十萬軍民跳海之前,就身中數箭而亡。
這人雖然是草寇出身,算不上是一個特別好的忠臣,但是絕對比他的養父董雲翔要好無數倍。
最後雖然有臣子提出反對意見,但是都被虞牧淮一一駁回了。
經過這段時間,大臣們也發現了。
他們根本沒有辦法在口舌之爭上贏得皇上。
就連以辯論為生的言官們,都不得不俯首稱臣,甘拜下風。
就在幾天前,一個吃飽了撐的沒事幹的言官,非要揪著一件小事不放,彈劾另一名官員。
虞牧淮可以確定,另一名官員是個不錯的官員,這件事情也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的。
可是那名言官就憑著他的巧舌如簧,硬生生把事情說的非常嚴重,鬧到如今這麼大,非要讓皇上來當面裁決。
虞牧淮嗤笑了一聲,然後再一次展現出了她卓越的、無人能夠匹敵的、天下無雙至尊無敵的辯論術。
最後那名老頑固的言官,竟然當場吐血昏厥了過去。
虞牧淮喝下了太監送來的茶水之後,潤了潤喉嚨,趁著言官昏迷的時候,將他罷了官。
美名其曰是為他身體著想,讓他回去養傷,頤養天年。
言官哪裡知道,昏迷醒來之後,官位丟了,人也被趕走了。
上一世,萬知昕沒少為這些言官頭疼。
琮國最末那幾年,朝堂已經很混亂了,言官們也不管局勢,依舊是想說就說,成天嘰嘰喳喳的,非要把水再攪渾一些。
虞牧淮可不吃這一套。
還有誰敢來辯論,一個個把你們說的吐血!!
最後,虞牧淮拍板定音,命董定坤,為農民軍新任首領。
又一次,皇上以其不可阻擋的態勢,拿下了話語主動權,讓所有人接受她的提議。
已經數不清有多少次了,最近好像都是這樣的情況,朝堂上,所有的反對聲音都被皇上一一壓了下去。
而且她的論據也讓所有大臣們最終心服口服。
最關鍵是,那個最有可能打壓皇上意見的人,已經好久都沒有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