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豈不就是走上了邪路?”許神醫立刻對西醫有了看法。不講根本,只看表面,這簡直是害人呀。
“非也非也!”秦牧不得不又給許神醫科普:“並不是所有病症,都要固本培元的。比如孕婦難產。這個你說是病嗎?也算也不算。可是什麼藥能治療胎位不正?”
許神醫一聽,眉頭頓時緊緊皺了起來。這個正是他要跟吳醫生學習的地方。
像孕婦難產這種局面,在中醫範圍內真沒有好的辦法。不是說一劑方子下去,胎兒胎位就能正過來。
反倒是西醫解決起來簡單。一刀下去,在孕婦肚皮上開個口子,什麼事都搞定了。
當然,這也不僅僅是一把刀的事情。這是要一整套後世的醫療設施和藥物支援的——沒有麻藥總不能下刀吧!
“西醫的破腹產,就能完美解決孕婦的難產問題。”
這是非常客觀的一個事實。在現代化醫療普及之前,女人生孩子,就是過鬼門關。一旦難產,不是死大人就是死孩子,甚至有時候一屍兩命。
可是二十一世紀的中國,誰還把生孩子看成過鬼門關?很輕鬆的去醫院走一趟就行了。
這不得不說是西醫的巨大成績。
秦牧和許叔微講解這些,不是閒的沒事幹。
許叔微如果年輕二十歲,他會讓未來的神醫中西醫兼修。但是現在許叔微都四十多了,而且是杏林高手,聲名卓著。
他對於醫術早就有了自己的一套理論體系,這個時候再接觸西醫,學的好學不好很難說。
如果秦牧沒有那個櫃子給的任務,如果他有大把時間,那到是無所謂。許神醫變成許教授,或者許半仙,都沒有關係。
現在他時間緊迫,所以想抓住一切能利用的資源。
現成一個神醫站在眼前,秦牧不想浪費。與其讓他現在去學西醫,不如讓他繼續把中醫發揚光大。
“神醫,中醫和西醫,各有所長,而且是互相補充的關係。”說著話,秦牧取出一本書遞給許叔微:“您看一下,這本《本草綱目》是華國經典醫學著作。”
秦牧一開始見到許叔微時候,就打定了主意,要好好利用這個資源。所以他回去後世,帶回來一本《本草綱目》。
當然,不該出現的文字都去掉了。比如明朝李時珍,秦牧直接把朝代抹去了。
後世的《本草綱目》已經不是李時珍的原版了。經過多少代人的努力,在李時珍原版基礎上,這本二十一世紀的《本草綱目》修訂了錯誤,增加了新內容,其標杆性的地位更加重要。
許叔微一拿到書就懵了。這書,簡直是“望龍光,知古劍;覘寶氣,辨明珠。” 他這樣的高手,只看提綱就能明白這本書的寶貴。
這是杏林寶典呀!
這,就白白給自己了?不能吧?受不起呀。
“秦少爺,你這……”
“許神醫,我呢,想請你在吳家莊辦個醫學堂,就是專門教學生中醫。再開個醫館,給百姓看病。”
“好事呀!”許神醫連連點頭。開醫館,辦學堂,正是他多年的願望。他如今四十多歲,在本時空已經過了壯年,奔著老年去了。
大宋可不是二十一世紀,六十多老太太都敢自稱“我們女生”。四十多歲,的確是可以考慮後事了——至少可以給自己買棺材備著了。
“不過秦少爺,本人誓願,絕不以醫術牟利,所以我給人看病是不花錢的。你這個醫館……”
“不會違背您的意願。不收錢就不收錢。”秦牧連忙應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