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則有「二」,有「二」就有「三」,有「三」當有「萬」。
仰仗「無限所需之物」這個實際是「大羅特徵·無限蛻變」的加持,孟弈的「原初無限真界世界觀」越發龐大。
滾雪球的膨脹效應只會越來越快,個、十、百、千、萬、億、兆、京、垓……
一個個數字計量單位被他超越,每個呼吸都有億萬萬之數的「多元宇宙」生生滅滅。
但這依舊是量的堆疊,並未形成質的飛躍。
看似靠近「無限」,實則距離越來越遠,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不外如是。
“差不多了。”
孟弈暫停‘貪吃蛇’行為,他的「無中生有·無極衍生」上限就在這。
繼續疊下去只能靠「全能領域」來維繫,這麼做也無法靠近「大羅」,意義顯然不大。
“比我預期的專案多了一個,一步一步來吧。”
孟弈決定先完善下自己的「槓桿·無極衍生」,材料來源是「二元論之主」特意展現的「二元論·有與無」。
何為「有」?何為「無」?
「有」是「存在」,是「真實」,是「滿」,是「是」……
「無」是「不存在」,是「虛幻」,是「空」,是「否」……
兩者涵蓋的東西太多了,因此孟弈只是以點窺面的淺嘗輒止,沒有跳進「二元論」的坑。
別的不好說,至少「二元論·真實與虛幻」,他已透過優秀員工·牢韓的跳坑,解析梳理到了「13階·多元蛻變」的層次。
「對立」的過程實現「統一」,「統一」的階段達成「迴圈」,在「迴圈」中超越往昔,孟弈要做的是後面兩步。
“「作加求滿」如何?「作減求空」如何?”
有付出才有回報,有放下才有拿起。
捨得捨得,不「舍」又怎麼「得」?
「全能領域體驗卡」史詩級增強的孟弈,按照自己的思路開始嘗試了起來。
也就是在可以不斷試錯的「全能領域」,放在外界還這麼搞,純粹是拿生命開玩笑。
玩脫了的亞雷斯塔,就是個很典型的案例。
或許亞雷斯塔有不得已而為之的原因,比如「深淵領主·淵鱗」不情不願的手握「諸天暗面·領主大權」,但兩者的情況都是無法更改的事實。
“生生滅滅,那就「入滅」!”
孟弈理智冷靜,念動崩解了億兆兆為計量單位的多元宇宙堆疊的「無限真界」。
他嘗試把握「破滅」中的「新生」,握住「寂滅」中的「復甦」,尋找「無」中的「有」。
‘轟——!!’
第一次試驗失敗,「無限真界」炸開的餘波破碎了數之不盡的多元宇宙。
餘波越來越大,波及到了孟弈腳下這座「14階試驗場」微不足道的一角。
大破滅的洪流淹沒永珍森羅。
一座座多元宇宙接連淪陷,廢墟殘渣越發壯大了滅世浪潮的氣焰。
……
理性思維主導的孟弈不為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