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與海副本」那會,孟弈完成了「宇宙→世界觀」的昇華,透過兼併七百多座宇宙晉升到12破格的綜合評價。
吃了「虛數之樹」和「量子之海」這倆頭「偽多元」體量的智障,他更是一躍登臨「偽多元」。
「多元」→「偽無限」,從理論上來講也是同樣的道理。
外物能在量級堆積的過程中,起到相當不錯的加速作用。
尤其是對於葷素不忌,跳進世界糞坑的玩家群體更是如此。
完成「13階·多元蛻變」的世界側玩家,只要吃掉一座多元宇宙組成的「偽無限」群落,即可快速跨越漫長的積累過程。
「樂園玩家」身份自帶的「諸界唯一」和「無限可能」,可以讓該玩家一步登臨對標「14階雜魚·階段二」的13階破格綜合評價。
這種情況可以看做「原初完美三部曲世界觀」的祭海成精。
祭海精憑藉體量優勢,力大磚飛的做到花式吊錘詭異始祖,僅比詭異高原意志稍遜一籌。
“量級堆積……”
“「十階·全能領域」加持的「無限所需之物」也能做到。”
孟弈認為他需要「無限」之數的「多元宇宙」,故而「無限所需之物」回應了他的需求。
但他不具備拿起「無限」的本事,只能退而求其次的把目標降低到「偽無限」。
算上本體和馬甲,共計八名「13階·孟弈」。
他們透過各種方式開天闢地,不斷重複創造「多元宇宙」的過程。
充當核心的「無限真界世界觀」,在此過程中吞噬了「孟弈叢集」創造的所有「多元宇宙」。
多元→超越多元的步驟輕輕鬆鬆,下一步就沒那麼容易了。
十倍「多元宇宙」是超越多元,一億、一兆、一古戈爾倍,甚至更多的倍數,同樣還是超越多元。
只要能被數字定義,那就不算「無限」。
……
時光飛逝,被孟弈篡改的顛倒錯亂的廣宇時間軸,變得越發的模糊抽象。
世界精怪的變強是滾雪球效應。
擁有10000^10000^10000倍「多元宇宙」體量的孟弈,以現在的基數進行更抽象的變強。
“不對,這麼下去不是辦法。”
“這樣永遠也達不到近乎超越數字極限定義的「偽無限」!”
孟弈無時無刻不在變強,可他卻有種距離「偽無限」越來越遠的感覺。
經過不斷的多元膨脹效應,在絕大多數1~13階生命體的思維認知中,孟弈和「偽無限」沒有區別。
體量的增加也必然導致孟弈的變強,畢竟他的本體就是「無限真界世界觀」。
這就導致孟弈很清楚自己「數字定義」速度變強到底有多快。
也能預測出下一秒經過無窮分割的短暫時間內,他多出的「多元宇宙」數量幾何。
平方?此方?指數級?超越指數?阿列夫?基數?無窮大數?
上述這些變強方式統統沒用,依舊在孟弈自我認知的範疇內。
“什麼樣的「偽無限」才是真正的「偽無限」?”
“是超過1~13階生命體的認知?還是超過我自己的認知極限?”
孟弈停止量級堆疊的行為。
他走到岔路口了,繼續走下去只會越來越「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