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哈爾西也深知雷神錘動力甲的造價高昂這點,無疑會成為未來斯巴達戰士“量產”的巨大障礙。
所以在後續的專案中,她已經開始著手研究如何在不顯著削弱效能的前提下,儘可能削減雷神錘動力甲的功能與成本。
她的目標是在保證斯巴達二期、三期戰士實力的同時,降低裝甲的製造難度與資源消耗,從而為未來的大規模量產鋪平道路。
事實上,人類帝國·斯巴達一期在哈爾西的計劃中屬於“絕版產物”,甚至連尚未正式開展的二期也是如此。
在哈爾西的預想中,一、二期斯巴達部隊皆屬於試驗性質的精英單位,其主要任務是為全面量產的三期斯巴達戰士做足充分準備。
他們存在的目的,便是為哈爾西和她的研究團隊,提供寶貴的資料與經驗,使得三期斯巴達戰士的設計與製造能夠更加完善。
若以單兵實力進行比喻,斯巴達一期相當於奧林匹斯神話中的泰坦神族——
他們是力量的象徵,擁有近乎無敵的戰鬥力,但數量稀少且難以複製。
而斯巴達二期則如同奧林匹斯諸神,雖然實力稍遜於泰坦,但依然擁有超凡的力量。
至於三期斯巴達戰士,則更像是諸神與人類結合所誕生的“半神”英雄——
他們在力量與數量之間找到平衡,既具備強大的戰鬥力,又能夠實現大規模量產。
畢竟想要“量產”,就必須做出取捨。
這便是為什麼斯巴達一期的紙面資料,在沒有植入基因種子的情況下,已然趨近於尋常阿斯塔特戰士的緣故。
其身體經過最嚴苛的改造與強化,幾乎達到了人類生理的極限,但這種極致的強化,也使得他們的製造過程極為複雜且昂貴。
而斯巴達計劃的最終目標,不僅僅是打造一支超級戰士部隊,更是為人類帝國的未來奠定基礎。
哈爾西早就預見到,當斯巴達戰士正式取代輔助軍的時候,人類帝國的民眾也將在生物部的引導下,實現身體素質的全面昇華。
透過基因最佳化、生物強化等手段,普通人類的身體素質,將逐步向現階段注射過茵奎斯血清的精銳戰士靠攏。
這種全民進化的願景,正是人類帝國創立的初衷之一。
人類帝國的創立,不僅僅是為了追求“霸權”與“擴張”,更是為了讓人類能夠在生理與精神上持續向正面進化,最終實現種族的全面昌盛。
而斯巴達計劃,正是這一宏偉藍圖中的重要一環。
當然了,此刻的約翰和他的戰友們,並不知曉自己的“價值”有多麼高昂。
對於這些年輕的斯巴達戰士來說,他們的任務簡單而明確——
執行命令、完成任務。
而他們得到的最新指示,是前往雅文4號行星地表,並在原體多恩和帝國之拳的高層,與義軍同盟進行交涉時保持警戒。
因此,在完成雷神錘動力甲的著裝後,他們沒有絲毫的遲疑,立刻從後勤人員那裡領取了各自的武器、彈藥和各類戰術道具。
斯巴達們熟練檢查著手中的武器,確保每一把槍械、每一顆彈藥都處於最佳狀態。
領取完裝備後,又快速離開了器械庫,與同樣完成武備的輔助軍、精靈勇士等作戰單位匯合,一同搭乘軌道列車,直奔永恆遠征號的大型機庫。
而車廂內;
“.”
車廂內一片寂靜,但那些配備全覆蓋式機械骨骼的輔助軍們,幾乎個個都把目光投向了這群比他們高出許多的斯巴達戰士。
縱使他們的目光被頭盔面罩遮擋,但也不難猜出他們的神態充滿了好奇,而絕大多數輔助軍正在透過內部通訊頻道“竊竊私語”,討論著這群斯巴達的來歷。
“這些傢伙到底是什麼來頭?”一名輔助軍透過內部通訊頻道低聲問道。
“不清楚,根本沒有他們的資料。”
“但咱們先前抵達主宇宙地球時,永恆遠征好像就是因為他們才脫離的編隊。”
這些討論在內部通訊頻道中進行,令整個車廂依舊保持著表面的寂靜,除非有人故意透過頭盔的外放裝置進行交談,否則外人根本無法聽到他們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