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軍多為尋常部隊的精銳,經過生物部技術人員的篩選後,再注射沒有副作用的茵奎斯血清,便能夠發揮出超越常人巔峰的身體素質。
茵奎斯血清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被生物部全面完善,生產成本對如今的帝國來說,根本產生不了絲毫壓力,這使得輔助軍的戰鬥力與數量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而斯巴達計劃的首批成員耗費了近十年時間,才被科研部編入試驗部隊。
這樣的效率在多恩看來,顯然無法與輔助軍相提並論,所以,他對斯巴達計劃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
倒是全攬帝國之拳輔助軍的皮特羅,對斯巴達計劃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作為軍團高層,皮特羅同樣瀏覽過科研部與生物部,向他們這些高層開放的內部專案進展。
他認為,斯巴達戰士的潛力要遠遠超越普通的輔助軍,尤其是在執行特殊任務時,能夠發揮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無論是潛入敵後、破壞關鍵設施,還是在極端環境下執行高難度任務,斯巴達戰士的適應能力與戰鬥力定當引人矚目。
然而,皮特羅並未在多恩面前過多發表自己的意見。
多恩作為原體,對軍團的整體戰略有著更為宏觀的考量。
因此,他只是默默關注著這一計劃的進展,等待著合適的時機提出自己的見解。
如今,哈爾西卻主動將斯巴達“送上門”,這讓皮特羅感到無比欣喜。
這位將領心中暗自期待,若是斯巴達計劃能夠全面推廣,甚至可以直接改造現有的輔助軍,那麼輔助軍的戰鬥力將得到質的飛躍。
屆時,他們或許能夠發揮出不亞於阿斯塔特的戰力,成為帝國之拳的另一支絕對精銳。
於是皮特羅適當的接過話茬,語氣中帶著一絲期待:“無論試驗部隊是否為斯巴達,科研部總歸是把最新裝備先行給予了我們帝國之拳,還是過去看看吧,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你說的沒錯,我們走。”多恩輕點頭,對皮特羅的建議表示贊同。
他本就打算當面會見哈爾西,進一步瞭解這批試驗部隊的具體情況。
在多恩的帶領下,阿俄伊、皮特羅,以及數名聖殿騎士,也就是帝國之拳的榮耀衛隊,一同離開了艦橋。
他們搭乘軌道列車,朝著位於艦體腹部的整備庫進發。
不久後,永恆遠征號的1號整備庫內;
這裡的空間龐大而開闊,整體規格、裝置與機庫相差無幾,但陳列在此的載具多為地面裝甲單位。
擁有磁懸浮底盤的泰坦主戰坦克、真·移動要塞般的猛獁象號,以及重型獨眼巨人機甲等,整齊排列在整備庫的停放架上,如同一群陷入沉睡的鋼鐵巨獸,等待著被喚醒的那一刻。
而帝國服役時間最久的泰坦主戰坦克,早就經過各方面的加強、升級和改造。
&nm口徑的高斯炮,能夠在極遠距離上精準打擊目標,威力足以擊穿、摧毀絕大多數堡壘工事和重型單位。
此外,泰坦的炮塔後端,還加裝了三管4mm口徑的小型高斯近防炮,用以提升對空中目標的防禦能力。
即便戰場維度上升到了宙域,但坦克在陸戰中的地位依舊無法撼動,它們的存在,為戰士們提供最堅實的火力支援。
除了這些重型裝甲單位,整備庫內還有各類待命中的獵殺者。
而在整備庫的中央區域,則是一座直徑足有百米的等離子氣閥門,以及相應尺寸的重力升降井。
重力井的存在,能夠讓懸停在大氣層內的艦艇,直接將整備庫的作戰單位投放到地表,從而大幅度提升部署效率。
此刻的重力井旁,已經陳放著大量集裝箱,並被整齊的排列在金屬甲板上,而搬運型終結者與獵殺者,則是將這些集裝箱轉送至其他區域。
多恩、阿俄伊、皮特羅等人亦是站在重力井的邊緣,而在他們對面,則是身穿白褂、留著馬尾的哈爾西。
哈爾西身後,卻是一群身高超過兩米,但面容卻十分稚嫩、青澀的“孩子”。
最主要的是,這群“孩子”的年紀也就十七八歲,可看向多恩身旁的聖殿騎士時,目光中沒有多少緊張與膽怯,反倒是好奇與“躍躍欲試”,似乎已經做好了迎接各種挑戰的準備。
當然,這群“孩子”還沒有一個敢對多恩做出相似的神情。
畢竟他們再有自信,也知曉自身遠不是一位基因原體的對手。
因為在帝國上下,所有人都知曉的是,除了帝皇本人外,唯有基因原體都能夠做到“爆星”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