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艦長輕點頭,並看向他右手旁的硬光螢幕,快速瀏覽了一番的當前狀況。
稍加沉默了數秒,便語速較快的命令道:
“炮手,鎖定流亡艦隊的全體船隻,再向其尾部發射電磁干擾彈,以瓦解他們的動力系統。
同時讓副炮鎖定對方的武裝艦艇,若是電磁干擾彈無效,便瞬間摧毀他們的反抗能力。”
“是。”
聞言,炮手立即進行操作。
而中年艦長又開啟艦內通訊,實施廣播道:
“所有ODST(軌道突擊隊)和SAT(桑赫利突擊隊)注意,請立即登乘雷霆突擊艇,向兩艘疑似流亡艦隊的旗艦執行跳幫。
還請艦載機編隊負責護航,待本艦正式發動攻勢之際,便是跳幫與突襲任務開始之時。
最後別忘了,除非是必要與危機時刻,否則我們的第一目標,永遠是以自身和同胞性命為優先。
完畢。”
話音落下後,艦橋陷入短暫寧靜。
至於在廣播中提到的SAT,即桑赫利突擊隊,其部隊性質、任務需求與ODST相對一致。
主要不同點,則是SAT的成員皆為經驗豐富、體格壯碩的精英老兵。
自《人類與桑赫利友好建設、發展》的協議簽署,愈來愈多的精英,開始逐漸併入阿特拉斯的戰鬥體系。
畢竟精英的戰鬥能力有目共矚。
一名注射茵奎斯血清的ODST,或AECS(緊急對策),在不借助任何機械骨骼和動力甲的情況下,是很難靠體術、格鬥等技巧,戰勝同樣身為老兵的精英。
要知道尋常的斯巴達二、三期戰士,單論徒手搏鬥這點,亦是很難在精英老兵手中佔得便宜。
斯巴達四期?
在《光環》原有的時間線裡,四期戰士已經逐漸向真正的“炮灰”靠攏。
而且並非是像三期戰士那樣,不得不執行自殺性任務,例如一到三個連隊,去對抗整個行星的星盟防禦部隊。
因此,阿特拉斯將精英老兵,給先行編入了處在最前沿,同時也是傷亡率最高的軌道突擊隊。
加之ODST是戰鬥瘋子,精英是沒什麼情商的耿直戰士,雙方結合到一起反倒頗為默契。
於是現階段的阿特拉斯護衛艦、巡洋艦,都開始部署了1到6個SAT戰鬥排。
“艦長,已完成鎖定。”
就在這時,炮手的彙報話語,打破了艦橋的寂靜氛圍。
“好,聽我指令.”
中年艦長的目光,持續關注著螢幕上的各項動態。
見ODST和SAT均已進入雷霆突擊艇,同時,白腿小隼和鬼魅Ⅲ組成的艦載機編隊,也已進入機庫發射臺後,便立刻道:
“開火。”
“是。”
得到批准的第一時間,炮手便撥動操控臺上的實體按鈕。
轟.轟.!
載有電子干擾彈頭的導彈,於垂直導彈發射井瞬時出倉的動靜,依靠艦體傳蕩進了艦橋內。
而中控臺和硬光螢幕,也顯示出三十枚導彈衝向流亡艦隊的彈道軌跡。
緊接著,就能透過艦橋的密封觀察窗,用肉眼看到拖著尾焰的導彈,從利維坦號的兩側掠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