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這麼做,就是要逼著自己與崔舉開戰或是接受崔舉的無理要求!
“陛下難道忘了老夫給你講的故劍情深的故事了?大丈夫能屈能伸,陛下不好去和皇后說,臣等去勸!”陳宏義主動提出來自己去勸說蕭倩
陳寬在後面拽了拽陳宏義的袖子,陳宏義馬上醒悟過來,自己其實也是和崔舉一樣的位置,都是僅存的大世家的首腦人物。
“陛下,臣嶺南陳氏一族的女子百年內不參加大梁後宮選秀納女!臣還要寫信規勸其餘家族!臣請朝廷頒下制度,後宮選秀必須從民間選拔,世家大族不得參與!以杜絕外戚干政!”
這番話一出來,連審元皓也不得不肅然起敬:“陳老將軍公忠體國,深明大義,陛下再不採納,臣等只有辭官歸隱了!”
“陛下,陳老將軍的建議確實是一劑
良藥,從此我大梁便再無外戚勢力做大之可能了!”
朝堂上的眾臣們出奇的意見達成一致,劉簡也只得答應下來
“諸位國之柱石,公忠體國,朕再不納諫,也就是昏君了!”
“陛下聖明!”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萬歲之聲山呼不絕,但劉簡內心仍是忐忑,他確實不敢向蕭倩說出這一切!
面對著山呼萬歲的場面,劉簡還是答應了下來,傳令讓陳宏義柳明歌審元皓留下來。
劉簡苦口婆心給他們講了半晌,讓他們給蕭倩好好安撫和解釋。
眾臣欣然領命,卻都嬉笑而去。
劉簡心懷忐忑,蕭倩卻穩如泰山,讓劉簡更加不自在,一連十天都在城外軍營練兵。
朝廷的旨意很快也傳到了各州郡縣,大多數郡縣長官欣喜若狂,想著以後就能做國丈國舅了。
崔舉接到旨意後把聖旨拋到地上:“奸臣!奸臣當道!”
左右勸解崔舉忍下這口氣,讓崔舉再想辦法鑽朝廷空子。
崔舉思索再三,無奈的搖了搖頭:“朝廷確有能人在,不是我們能夠覬覦的!”
沈德此時計上心來:“文的不行,便來武事!”
“此時舉兵反叛,一定會招致全天下的攻擊和反對!萬萬不可!”眾人勸到
“我軍雖有十萬之眾,但師出無名,實在不宜此時興兵!”
“沈將軍息怒,不可魯莽行事!”
沈德急忙擺手:“你們把我當什麼人了?我說的武事,乃是舉起北伐大旗,上書要求北伐收復失地!進而逼迫朝廷作出選擇!”
“嗯,高舉北伐這個大旗,可以讓我們聚集天下人心,又讓朝廷無法騰出手來對付我們!”
“要是朝廷真的讓我們去征討朱藥師,又該當如何?”有幕僚問到
“那就趁勢拿兵權拿物資拿地盤!”沈德回到
“若是朝廷不同意北伐之議!又當如何?”崔舉問了一個極有可能發生的情形
“那我們便鼓動百姓士子們來大做文章,爭奪道義!”
“好,沈將軍文武雙全,我們就按沈將軍說的來辦!諸位,得好好用用你們的筆桿子了!”
劉簡終是熬不住,在陳宏義的帶領下,回了行在。
一路上陳宏義給他講了許多大道理,劉簡很是敷衍的接受。
“陛下,老臣越來越囉嗦了,老臣怕是也要告老還鄉了。從前,我的話沒有這麼多,或許是人老了,話就多了起來。生怕沒有機會再說了!”
“師父說的都是金玉良言,劉簡怎麼會嫌師父囉嗦呢?只是這面對蕭倩,我確實開不了口!這做皇帝果然是有許多身不由己之事!”
“古往今來,哪有皇帝只有皇后一人的?皇帝若不能子孫繁盛,將會給天下帶來隱患!況且崔舉的圖謀已經被挫敗,陛下還有什麼可顧慮的?”
“師父倒是提醒我了,現在我有了兒子,明帝也有兒子在蕭倩膝下,將來該如何是好?”
“早定名分!斷了他人的非分之想,斷了日後的禍根!陛下和那些書生走的太近太密了,陛下從前可不是這樣優柔寡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