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我回來了。”
女孩回到家中,正好熱菜上桌。
“清清,回來了。正好菜都熱著呢。趁熱吃吧。”
大伯的聲音從廚房裡傳來,大伯應該還在忙什麼。
女孩見狀,來到廚房,一條紅燒魚正好裝盤。
“大伯我幫您端過去吧。”
菜都上桌,大伯也擦乾手。端著兩碗米飯走進來。
小安晴不知道她們家的伙食為什麼這麼好,別人家的孩子都是逢年過節才能吃得上肉。而在安晴的家裡確是頓頓見肉,一開始是兩葷一素一湯。在大伯發現她不怎麼愛吃肉的時候,就把伙食調整成了兩素一葷一湯。
但這顯然不是孩子關心的事,小安晴也就沒想太多。不過大伯會看命理大概用這個賺了很多的錢吧。
雖然小安晴對於肉並不感興趣,但大伯總是喜歡把肉往她碗裡夾:“清清你正在長身體要多吃肉,大伯給你做了這麼多肉怎麼都養不胖你呢?”
聽到大伯的打趣,小安晴也笑道:“我就知道大伯對我最好了!”
說著小安晴也往大伯碗裡夾魚肉,小安晴不是不喜歡吃肉,而是更喜歡看著大伯吃肉。
大伯白天忙著耕地,中午又要趕回來給她做飯可是很累的,怎麼能不多補補呢!
從小安晴有意識以來,在山村的生活就只有她和大伯兩個人相依為伴。所以小安晴成熟也早,洗衣做飯也是在很小的時候就會做了。
但大伯總對她說:“女孩是還是要慣著些,這些活就讓大伯來做就好了。”
大伯做菜,小安晴就在一旁洗菜、切菜,盡一切自己能做的事情。一開始大伯還推辭,時間長了也就由著小安晴去了。當然和大伯一起煮飯的時光還是蠻有趣噠~~~
不過小安晴覺得大伯對她未免有些客氣了,明明是家人,卻總覺得自己與大伯之間有一道無法逾越的屏障。
索性這點距離沒有影響小安晴的成長。
雖然有大伯的陪伴讓小安晴覺得很快樂,但每每看到別的孩子都有父母陪伴在邊說說笑笑,小安晴就會覺得很孤獨。
“大伯,我的爸爸媽媽呢?”
吃完晚飯小安晴和大伯出去散步,在路上小安晴問著大伯。
“我不知道你爸爸是誰。但我知道你的媽媽在哪裡。”
說著大伯指向夜空中最亮的一顆星星:“你的媽媽被施了一種在晚上才能出現的魔法。找到那顆最亮的星星就可以看到你的媽媽。”
“媽媽!媽媽!”
小安晴很開心能見到自己的媽媽,於是開心的向夜空揮揮手。
而大伯神色複雜的看著小安晴:“希望大伯這麼做,對你是有好處的。”
與母親打完招呼的小安晴邁著愉悅的腳步,一走一跳的跟著大伯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