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著一大幫子人送國外去學習大半年,我在家裡扛雷啊?”
“這叫什麼話,組織信任你懂不懂?”
李學武故意打官腔道:“這本來就是你們技術辦的工作,我算是打短工的,我才是冤枉的那一個。”
“你說完這話仔細想想,你自己信了嗎?”
夏中全撇嘴道:“從三機部手裡搶專案,讓對方心甘情願奉上,啊?”
“什麼兩個意見啊,這不就是罰酒一杯,下不為例嘛!”
他眼珠子都要翻成白眼邪了,嘴裡不忿道:“誰看不出來啊,一機部的領導是偷著樂呢!”
“你臭大街?我要說你在領導那掛了號了,你信不信!”
“嗯,回頭我也幫你掛號去——”
李學武沒接他的下茬,而是點了點桌子,問道:“上官琪那邊怎麼樣?”
“幹勁很足,是有真本事的,就是不知道後勁足不足。”
夏中全現在基本上不參與具體的科研和技術工作了,更偏向於管理。
就是技術辦的工作他都忙不過來呢,哪裡有時間盯在研究崗位上。
但他對手裡的各個專案熟悉的很,來他這裡審批專案和預算是研究所必須過的一關。
就像李懷德沒有李學武的意見不簽字一樣,李學武對專業意見的態度也很中肯。
他不瞭解的業務申請,必須有專業技術管理崗位負責人稽核意見,否則打回去重審。
“盯著點,她需要什麼人儘管給她協調,這個專案……”
李學武長出了一口氣,靠在椅子上,擰了手裡的鋼筆說道:“只要十年內有所突破,我就心滿意足了。”
“這個專案絕對是史無前例的技術革新,思想革新,更是飛行器發展的革新和未來。”
“這個投資太大了,你有跟李主任做過彙報嗎?”
夏中全頗為意外地談及了兩人從未有過的區域。
交淺言深,以前兩人是純粹的工作關係,雖然相處默契,但完全沒到聊的這麼直接的地步。
但有了私人關係以後,這種壁壘自然就消散了。
李學武在紅星廠越成功,他們之間的關係越金貴。
同時,他的外甥女和外甥女婿也更為受利,就是這麼直白。
“李主任的心態你是最瞭解的,是有點急功近利的。”
夏中全提醒他道:“這個專案我跟上官琪討論過了,週期長,投資高,回報預期未知。”
“你確定李主任願意等上十年?十年後他等得到嗎?”
“誰都有急功近利的心態,你我都有吧?”
李學武很坦然地坐直了身子,放下手裡的鋼筆,看著他解釋道:“況且李主任對技術投資的態度是很明確的,沒有限制。”
“如果說無人機專案是一個無底洞,這只是在研究成果出來前,出來後呢?”
他探著身子,敲了敲桌子說道:“全世界都得沿著咱們這條路往下走,你有想過這種影響嗎?李主任是願意等的。”
“無論十年後,十五年後,他在哪,這份榮耀他都能分享到,這是他應得的。”
這倒是實話,無人機技術投入高,收益未知,可一旦成功,必然舉世矚目,到時候絕對要深挖掘的,李懷德這麼喜歡現眼的人又怎麼會甘心低調呢。
“你有沒有想過,要投入多少?她的預算是一百萬元。”
夏中全攤開手說道:“上官琪的家人已經來了,正在跟她一起籌備這個專案,我已經把全廠技術人員的材料給了她。”
“全廠範圍不夠,跟她說,需要什麼型別的人才打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