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武不在意地說道:“辦桉子”
李順橫著眼睛看著李學武道:“啥桉子這麼長時間?”
“長時間的桉子”
聽見李學武的回答,李順作勢要抽李學武的大嘴巴。
李學武知道瞞不住自己父親,只能說道:“真是辦桉子,但是讓人打了一槍,養傷來著”
李順看著李學武眼眶蹦蹦直跳,就知道這小子一定是出事兒了,想要罵兩句,病人已經進來了,瞪了李學武一眼,就著病人坐下交代病情的功夫抓著李學武的手號了號脈,這才甩了李學武的手忙去了。
李順看病的時候李學武是不敢打擾的,從小兒就是這個規矩,病人問診,家裡孩子都是離得遠遠兒的,敢上前看熱鬧一定是頓胖揍。
等送走了這位病人,李學武趕在李順發作自己之前說道:“我哥他們領導找來了,說是要我哥上班去”
李順喝了口茶瞪了瞪眼睛示意李學武有話趕緊說。
李學武也是知道時間緊,便撿乾的說道:“我提的要求,工資提四級,他們給了個副主任的位置,又給分了房,帶隊的副校長姓李,我就給我哥認了個叔叔”
李順這口茶差點沒噎住,用手絹將嘴角的茶水擦了,道:“你是不是覺得全天下都是你親戚才好?”
李學武笑著給李順撫了撫後背,道:“我倒是想了,嘿,您還真得請假回家陪且了,我奶奶說了,人家主動認的親戚,給提的工資,又給分的房子,咱可不能怠慢嘍”
李順瞪了李學武一眼走到門口告了一聲稍等,就去辦公室找人替班去了。
李學武則是很熟練地幫李順收拾出診的個人物品,沒啥,就是毛巾和茶杯。
等李順帶著人回來,李學武主動站起身管替班的醫生叫了叔叔,這才跟著李順出去換衣服回家。
爺倆兒在路上簡單地把事情溝通了一下,還沒說的太明白就到了家門口。
飯菜都是現成的,昨晚秦淮茹幫著切好的菜,蒸的二合面饅頭,李學武也沒叫母親提高標準弄什麼白麵饅頭。
豬肉燉白菜粉條兒,蔥爆羊肉,羊肉燉土豆,白切豬肉燜子。
主食就是二合面饅頭,但是李學武可不準備讓這些人吃到饅頭,因為出來的時候已經準備好了東北散酒。
進了屋就見李從雲和景榮已經在自己家了,看來自己把他們留在後院給他們商量的時間,這算是商量好了才來的前院了。
李學武主動給李順介紹了李從雲,又將李從雲一行幾人介紹給了李順,尤其是在介紹完李順後正式地給李從雲介紹了自己的奶奶。
李從雲的文化水平很高,那可是留過學的高材生,本身也是富家子弟,見過的世面可是很多,多是多,但就是這種東北人特有的熱情和實在有點兒遭受不住,尤其是有李學武這張嘴在一邊叭叭叭地叫著叔叔怎麼怎麼著,既親切又熱絡,完全看不出剛才跟自己對陣的樣子。
李從雲看著盤腿兒坐在炕上精神矍鑠的老太太慈眉善目地看著自己,臉上趕緊露出親切地微笑,道:“老嬸兒身體好啊”
得,這一句老嬸兒叫出口,那麼跟李順這哥兄弟算是定下了,連帶著李學文和李學武就得管李從雲叫叔叔。
老太太是相當的有品,可不像是其他老太太三句話不離家長裡短的,劉茵唸書念得不多,但是老太太可讀過書,這可不是普通人家兒教育出來了,當年李學武的爺爺也是有產業的,娶的咋可能是普通人家的姑娘。
老太太抓著李從雲的手問了問李從雲的籍貫,又問了問李從雲的經歷,拍了拍李從雲的手說道:“都是中山一枝兒的,他爺爺祖上就是跟你家一個縣城的,是後來隨著他爺爺進了城,置辦了這行醫的產業,這事兒他爺爺跟我說過,錯不了,真是實在的同宗親戚”
老太太掐著指頭算了算道:“按輩分排你跟我們家老大還真是同輩兒的,學文、學武幾個孩子還真得管你叫叔叔”
好傢伙,李學武本是穿鑿附會,藉著李從雲主動挑起的話頭兒把李從雲將住,沒想到老太太更能扯,連自己爺爺都扯出來了,這還不算,自己爺爺的爺爺都說出來了,這李從雲不信也得信了。
讓您發揮,可沒讓您超越啊。
這時候的親戚關係跟後世可是兩碼事兒,因為這個時候交通不便利,通訊不方便,走南闖北做生意和闖江湖的人沒有辦法互相取得信任,那麼親戚就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紐帶。
你出門在外行腳做生意,突然就遇到麻煩了,那麼你怎麼辦?
簡單,提人兒,這可不是後世提我朋友是誰誰誰,我把兄弟是誰誰誰,那玩意兒別說在現在不管用,在後世也是不管用的。
提人兒說的是提自己是哪兒的人,自己有什麼親戚在哪兒塊兒。
這樣一來七拐八拐的總能攀上關係,那麼這兩個人一提彼此都知道的人,那麼信任的關係就確立了,這買賣就好做了。
這個理論在外國叫六人定律,是指任何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帶,基本確定在六個人左右。
也就是說兩個陌生人之間,可以透過六個人的關係就能來建立起聯絡。
現在老太太七扯八扯的真把這同姓同宗的關係確立了,那麼李從雲就得認這門親戚了。
李學武和李學文要是真想著交這門兒親戚,那麼每年就得走禮,也就是時常地拎著禮物去上門兒拜訪。
相應的呢,只要老太太活著,那麼李從雲就得時常打聽著,過年過節的就得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