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衡將軍說完,帶著親信到了高臺上,他看著天倉鎮那密密麻麻的火光,有的火光向北十里之外,從這火光之中,就可以看出了李軍的陣容。
“不是說李繼某(避諱,稱呼為某)只有十萬軍隊嗎?如今看來,只怕不下二十萬。”
“大人,或許是增灶計。”
玉衡將軍說希望如此,否則自己這一次不跑,就沒有機會了。
玉衡將軍不願意看,這看下去也沒有什麼用,只會徒増壓力
玉衡將軍休息了一晚上,這第二天醒來,他們沒有給地寧城的人傳遞訊息,反而地寧城的人先傳來訊息,玉衡將軍拆開一看,發現是總督寫給玉衡將軍的,他告訴玉衡將軍,若是他們打下了天倉鎮,那麼玉衡軍到西北方向的地王廟駐紮,天樞軍到東邊的小河鎮駐紮,這兩處都有水源。至於定國公的兩萬府軍進入城中。
總督也含蓄告訴玉衡將軍,城裡的勳貴都知道玉衡軍軍紀十分敗壞,若是讓玉衡軍進了城,只怕和逆賊攻入差不多。
玉衡將軍看到這裡,忍不住大罵說:“一群狗……混蛋!”玉衡將軍看著眾人望向自己,於是只能說:“沒事,先退下吧。”
等送信的退下之後,玉衡將軍詢問親信說:“國公和天樞將軍那邊情況如何?”
“他們沒有什麼動靜,將軍請放心,我們已經派人盯著他們了。”
玉衡將軍總是不相信,他不相信是因為這兩個都沒有打過仗,雖然玉衡將軍也沒有打過仗,但是他總是覺得自己在軍營之中待了四十多年,要不這些人懂戰爭。
如今玉衡將軍心中猶豫,他想要撤退,如何快速的撤退,不至於導致兵敗。還有就是理由,一個讓聖人信服的理由,當然最為重要的事,他不能最後跑,否則李繼虞的大軍追擊起來,他的玉衡軍就要栽在這裡了。
玉衡將軍心中充滿了矛盾,不知道應該怎麼做。
而在昨天他離開之後,天樞將軍和定國公也繼續商議,定國公故意說:“賢契,這玉衡將軍有意南逃,他玉衡軍只要一走,我們這裡就孤木難支了。”
“不會吧,他若是要撤退,一定會和我們說一聲。”
“這個可說不定了,總之我們要提防,若是他賣了我們,我們這三萬人,就是插翅難逃了。”
“這更不會了,你老是一位國公,他難道會送一個國公去死嗎?”
定國公說如今的情況,自己這個國公無足輕重,玉衡將軍若是自己性命都保不住了,還會在乎國公嗎?
定國公說到這裡,拍著天樞將軍的肩膀說:“如今人心都散了,賢契,你也別怪我說不好聽的,如今這個情況,我們應該撤退了。”
“但是你老知道的,這要是撤退的,會引起大軍的譁變。而且地寧城到時候衝出來,我們豈不是將地寧城給出賣了。”
“賢契,這總督早就被嚇破了膽,怎麼還敢出來,你看,這外面的燈火。”
定國公和天樞將軍走了出去,看著外面綿延的燈火,定國公感嘆地說:‘賢契你看,李逆已經將全部兵力調到了天倉鎮來了,如今地寧城沒有人包圍了,總督尚且不敢出兵,到時候他又如何敢出兵前後夾攻呢?’
“那麼世叔你老的意思是?”
“如今之計,就是讓玉衡軍在這裡頂著,我們先南進發,收復那城池。至於玉衡軍,等我們離開之後,他們也可以多用水,他們支援一天之後,也可以慢慢先慶應方向撤退了。”
聽到定國公這個計劃,天樞將軍還是想要說決一死戰,但是定國公沒有等他說話,搖搖頭說:“賢契,打戰不能憑藉匹夫之勇,如今應該做的就是儲存實力,爭取在最好的機會,消滅李逆。”
見定國公堅持如此,於是天樞將軍答應了,接下來他們就去休息。
第二天天樞將軍醒來之後,再去找定國公,詢問定國公準備如何做,定國公說著就去找玉衡將軍說這件事。
玉衡將軍聽到請他參加軍議,心中就知道不妙了,這一群人找自己肯定沒有什麼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