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牛聽了之後,心想幸好自己沒有當這裡長,這件事若是落到自己頭上,自己還不好辦了。
田員外這連忙跑去求助知府,知府庇護,知縣知道了肯定不爽。
而且李大牛知道,田員外肯定不是用銀子打通知府的關節,雖然田員外在他們村是第一,但是在縣城也就只能算個人物,至於到了益安府,那就真是無足輕重。
田員外能夠得到知府的重用,很明顯是因為那個笛子了,這笛子對於世人來說,沒有多大用。對於知府這些文臣來說,就是無上寶物了。
知縣肯定也想到了這一點,知縣想到笛子若是在自己手裡,這被知府關照的不是田員外的,而是知縣自己了。
所以知縣一定會遷怒到程傑明身上,畢竟鄉紳不好對付,對付一個里長還是沒有問題的。
這果然,到了繳納夏稅的時候,程傑明就被刁難了,說是少了,物品不足。
知縣責罵了程傑明一頓之後,程傑明只好自己墊上了這些糧食,畢竟當時過稱的時候,大家都過夠了得。
程傑明這一次帶著李大牛前去補交,原因倒不是程傑明要幫李大牛,而是捨不得花錢請人推著糧食前去縣城繳納夏稅。
李大牛倒是沒有拒絕,他能幫的事情多是幫,他倒是不在乎別人記不記得自己恩德,只要不得罪人就好。
他可是知道農村這些人不是什麼良善君子,你今天得罪了他,他當天晚上就把你秧田的水給放了,或是直接把你苗給毀了。到時候鬧大了,就是械鬥。
如今這程家村附近李家人少,要幫自己忙也是沒有用,所以李大牛寧願吃虧一點。
到了縣城,程傑明還是給了李大牛兩文錢,算是請李大牛喝茶。
李大牛拿著這兩文錢,到了附近準備喝一杯茶,這的確是有一些口渴了。
這走到了路上,李大牛看到了菜市裡面,有一個女子帶著一個十一二歲的女孩站在那裡,她們頭上都插著草。
女子哭哭啼啼說著,說她丈夫病死了,自己就一個女兒,無依無靠,只希望能夠有好心人出手,只要一兩銀子,讓他丈夫入土為安。
這一兩銀子自然不是小數目,這時候李大牛看著她們那無助的樣子,對著她們說:“一兩銀子,我倒是有,只是沒有帶來,你們應該還沒有吃飯吧,我帶你們先去吃個飯,你們可以等我一下。”
這女子連聲感謝,說吃飯她們不就不敢讓李大牛破費了。
李大牛說一頓飯,要得到幾個錢。於是李大牛想了想,這城裡的館子,他就認識唐掌櫃那一家,於是他就帶著這母女兩人前去唐掌櫃家。
這到了唐掌櫃家裡,唐掌櫃看著李大牛,笑著說:“大牛兄弟,你來了呀上,上一次多虧你了,若不是你,我還不找回我媽。”
李大牛點點頭,沒有多問,這時候唐掌櫃詢問他們要吃什麼,這一頓他請了。
這母親不願意太破費,於是說自己借廚房弄一點吃的就可以了。
唐掌櫃心中高興,也沒有想到顧忌,於是就答應了。
在母女下去弄吃飯的時候,唐掌櫃就說起來了,那天他心想不對,於是逼問自己妻子,說若是唐母有個三長兩短,自己也不活,全家都不想活了。
唐妻被這麼一嚇,自然將事情原原本本給說了出來,原來唐妻不滿唐母很久了,一次機緣巧合,遇到了一個媒婆,媒婆說一個財主老年喪偶,如今有意續絃,於是唐母就被自己兒媳婦給騙上了花轎,嫁給了這位財主。
唐掌櫃得知了之後,暗中設計,將自己妻子嫁給了在這位財主的兒子,贖回了自己的母親。
李大牛聽了之後,除了震驚,還感到了噁心,但是看著唐掌櫃那得意的臉,他也不知道說什麼好。
李大牛隨口應和著,接下來,飯菜弄好了,李大牛吃起飯菜來,這原本還不知道應該怎麼辦的李大牛,突然想到了如何解決這母女如今遇到的難題了。
李大牛讓唐掌櫃先借一兩銀子給自己,借的時候,李大牛有一些不好意思,畢竟這一兩銀子可不是什麼小錢了。
唐掌櫃沒有猶豫,當場從賬房拿出了一兩銀子,李大牛交給這一對母女,讓她們先去處理喪事,七天之後,再來這裡見面。
母女謝過之後,母親也說了自己籍貫,她是楊張氏,是楊家溝的人。
李大牛也沒有在意,在母女離開之後,唐掌櫃對著李大牛說:“大牛兄弟,你這個人耿直,你想過沒有,她們是兩個騙子呢?”
“我這個人呀,只求我心安,只要我沒有騙別人都是了,反正我又不是真的求他回報。”
“她們或許笑你憨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