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公司定位,業務幾乎完全重合。
你死我活的場面,必然長期存在,絕對不能給對手一點喘氣的機會。
張韜散會後,吩咐公關總監王瑞對外公佈這則訊息。
曹操點評完成B輪融資,估值還拿到100億美金。
透露出的訊號,讓鎂團如坐針氈。
他們內部也有不少員工質疑王星收購摩拜的決定。
為了收購摩拜,鎂團可不只是拿出12.6億美金的現金。
每個月光是往摩拜身上的投入,就不少於四個億。
遇到還未徹底熄火的戴威,ofo真心要跟摩拜拼個你死我活。
再加上還有阿狸扶持的哈羅單車強勢入局。
靠著免押金的玩法和支付寶的導流,吸攬了大批使用者註冊騎行。
滴滴也是對青桔單車不吝投入。
共享單車賽道燒的錢,可真心不比外賣差多少。
鎂團為了維持摩拜的市場份額,每天往摩拜上面扔的錢,就不少於1500萬。
一個月下來,又是4個億的資金燒沒。
而外賣業務的銷售額,佔據鎂團整體銷售額的45%,王星怎麼可能輕易放棄?
網約車業務,鎂團也只是初步試水。
燒了三個億不說,網上使用者的評價也並不好。
初期各種定位不準,司機中途取消訂單,額外收費的評論屢見不鮮。
鎂團在建鄴補貼試探下滴滴的底線以後,便繼續穩固現有業務。
一個原因是鎂團馬上要上市,不宜跟沒上市壓力的滴滴玩命死磕,另一個是資質不足。
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但就是這麼回事。
鎂團只拿到了建鄴地區的網約車經營資質。
只要他們敢在其他城市上線網約車業務,滴滴的法務部便能把鎂團告個半死。
鎂團的業務說的好聽,那叫沒有邊界。
說的不好聽,他們停下來就是死。
想要謀求更高的估值,就得不停的開展其他業務。
凡是能摻和上的業務,鎂團都敢進去探探風險。
虧不虧損兩說,起碼先把盤子做大。
……
望京。
鎂團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