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足夠多的使用者優勢,搞一下直播帶貨,盈利流水紛至杳來。
陳東成從智囊團也分析過不少專案,出於謹慎的考慮,他們對這些資本普遍熱捧的領域不是很看好。
相比之下,還是拼多多,抖音這種模式新穎的創業公司,備受他們青睞。
拼多多能發展這麼迅速,一方面是藉著微信這個龐大的流量平臺,對微信流量價值的挖掘非常具有創意。
在所有電商都忙著追隨老馬搞消費升級的背景之下,拼多多大舉進軍下沉市場。
所謂消費升級,就是讓使用者消費的客單價越來越高,以便提高電商平臺的盈利。
天貓與京東本就對尾部小商家的扶持有限,在淘寶尾部商家的生存空間與利益更是被侵佔的厲害。
這些在不斷消費升級戰略中被排擠出來的中小型商家,就是拼多多初期的寶貴商家資源。
說起來拼多多能夠飛速成長,離不開老馬的助推。
商家逐漸彙集,新的中小型商家不斷進入。
為了讓這幫商家“心甘情願”的接受讓利,莊嫚婷跟公司的高管們沒少開會研究。
首先,這些商家多數都是些自產自銷的小廠商或與小廠商合作的低端賣家。
簡單來說,他們所售的商品多數都是些雜牌貨。
中間流通環節少,不會被經銷商層層加價,自然成本就低。
再加上雜牌貨沒品牌溢價,相比市面上的品牌商品,價格更是低了不少。
其次,拼多多是一個新的平臺。
對於這些在淘寶鬱郁不得志的商家來說,這是一個新的競爭機會。
許多原來的腰部、尾部商家,都有機會在拼多多成為頭部商家。
再加上莊嫚婷有意透露平臺的低價戰略,流量資源會向低價商品傾斜。
這幫商家之前在淘寶就吃夠了沒流量的虧,來到拼多多要是還沒流量,那還有什麼意思。
只要將成本控制好,有拼多多的流量扶持,賺得還真不比在淘寶少。
至於使用者,陳東成還真的沒怎麼擔心,拼多多最核心的理念就是低價好用。
別說什麼京城五環外才會有人使用拼多多。
技術部門經過調查發現,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者還真的比重不小。
一個房貸足以壓垮許多人的脊樑,一二線的生活成本更是高的讓人喘不過氣。
拼多多的東西雖然品牌不怎麼樣,但勝在便宜。
無論網上怎麼罵,備受嘲諷的拼多多頑強的活了下去。
反而那些跟隨老馬他們,熱捧消費升級的不少電商平臺,連B輪都沒融資完,就被斃掉,豈止一個慘字了得?
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