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小時候缺乏愛,受到冷落太多,長大後始終都在討好別人企圖獲得更多感情。
就拿志哥來說吧,雖然從小帥到大,人生也有諸多的遺憾,也引發了諸多的執念;
就比如從小奶不夠,至今都喜歡大的。
小時候個子矮,長大後就喜歡長腿。
小時候怕黑,就喜歡白皙粉嫩的。
小時候玩具少,就總喜歡別人家的。
小時候總口渴,就喜歡……咳。
總之就是;人這一世,很大程度上都是為了自己的童年埋單。
“其實這個老電影廠只是一個添頭,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伱拿它當咱們研究院的辦公地點就成。研究院的真正意義,是在於給咱們影視學院建立一個校企聯合的影視研究站。能夠讓我們的導師帶著優秀學生,參與到榮影集團的影視製作環節。
近兩年榮影集團做的還不錯,從一開始的借船出海到現在的組隊遨遊,這麼多年透過投資合拍的方式,規模上已經能夠打進國內影視企業的前二十了。
我和江萬升談好了,咱們這個研究院掛靠在榮影集團,級別上和目前榮影集團的幾個製作人工作室一樣,可以獨立立項影視劇和電影。
這樣的話呢,咱們以後學校的老師,研究生,甚至是一些優秀學生,都可以藉助其他製片人工作室的渠道,參與到榮影集團的專案裡。也可以自己拉隊伍搞作品,借用榮影集團的資金製作,借用榮影的渠道進行發行。”
聽到陳德祿的進一步解釋,李有志默默地點了點頭。
聽上去很好,充滿了知識分子的計劃感。
但是具體到執行階段,估計不會有計劃的那麼簡單。榮影集團雖然是榮省廣電旗下的企業,可是這種企業想都不用想就知道內部情況有多複雜。
就連獨資企業,老闆想要幹什麼專案,都需要看手下的執行力呢。
別說現在研究院,以一個外來團隊介入人家榮省影視集團的業務了……
這事兒如果放志哥身上的話,可能會直接要投資。不過事兒辦都辦了,再多說也沒什麼用處。
跟陳德祿支應了幾聲,趁著院長大人在一樓等待裝修工人的功夫,李有志便獨自一人走進了老榮影廠的辦公樓。
榮影廠辦公樓的一層,現在已經改成了榮影博物館。
大廳之中陳設著一些老榮影時代的影視道具,已經被淘汰掉的影視器材,以及老榮影廠獲得過的大量獎盃獎狀。
和一樓百無聊賴的保安打了招呼,李有志就來到了三樓。
充斥著地毯潮溼發黴味兒的走廊中,看著三樓東側的幾個老式辦公室已經被收拾了出來,李有志默默地走了進去。
站在辦公室裡望著古老的窗欞,透過玻璃看著樓下廣場上那榮影的“旗手”廠標雕塑,李有志默默地拿出手機拍了張照片。
然後,開啟了他的抖手app。
此時,距離《國樂大典》首播已經過去了十個多小時的時間。
央視平臺的引流強度,已經開始顯現!
昨晚上飛機之前,李有志的抖手關注人數還是七百五十萬不到,現在已經突破了八百萬!
評論區裡,更是沸騰一片。
“國樂大典過來的,請問這個小哥有音樂會巡迴演出之類的嗎!能讓我這個凡人入一入仙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