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市的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句順口溜,南蠻子,北侉子,中間夾了煉渣子。
這煉渣子,便是江北人民對自己所處的南方不要北方不愛的尷尬位置的自嘲。
從行政歸屬上講,江北是南江省的一座城市,而南江省理應當然屬於南方省份。可要是從風土民情上說,這江北人民的各種風俗習慣卻是妥妥的北方範兒。
比如,這過小年。
南江省一十三個地級市中有一十二個過的是臘月二十四,唯獨江北,卻和北方人民保持了高度一致,認的是臘月二十三。
過小年,要掃塵祭灶,所以,這一天又被叫做灶王節。但對百姓來說,掃塵祭灶也就是個簡單的儀式,意思一下也就得了,而重要的則是置辦年貨。
早年間,社會物質供應還不是那麼充足,一到了小年,城裡鄉下都是熱鬧的不行。各家各戶省吃儉用了一整年,卻在這一天不約而同地變得大手大腳起來。
扯布,十塊八塊地扯,家裡的老人大人以及孩子們每個人都要縫上一身新衣服。
買肉,大片的豬肉羊肉,買回家吊在屋外房簷下,反正天冷也壞不了,留到過大年那幾天狠狠地造。
沽酒,成桶成罐地沽,拉回家封好了口,存到了過大年時可勁地喝。
求春聯,買炮仗,添口新鍋換套碗筷……
但近二十年間,這些個過年的樂趣卻是在逐年減少。
尤其是置辦年貨時的那種買買買的快感,早已經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或是臘月二十四提前到了陽曆的雙十一。
以至於現如今的小年,淪落到了連普通週六週日都不如的地步。
不過,對柳泉醫院的全體員工來說,今年小年的這一天卻是非同一般。
“聽說今天要發年終獎?”
一早剛上班,就有人傳起了小道訊息。
“什麼年終獎啊?不就是過節費嘛!”
別的地方怎麼樣不知道,但江北這邊,醫院還真沒有年終獎這一說。效益好的醫院可能會發個千兒八百的過節費,而效益一般的,發上兩桶色拉油意思一下也不是沒有可能。
“不是的呢!林院長說了,咱們今年過節費是過節費,年終獎是年終獎。”
傳出小道訊息的人,臉上是遮掩不住的驕傲,而聽到小道訊息的人,現出的是壓制不住的興奮。
“訊息可靠嗎?年終獎能發多少?是打卡還是現金?”
“院辦劉主任親口說的,他昨晚上陪西少和林院長吃飯時親耳聽到他們兩個商量好了的,過節費還是按照以前的標準,一人五百塊,但年終獎是按個人的工資來發,相當於每人多拿一個月的工資。”
一個月的工資,並不多!
醫院中,工資最高的便是武院長,總數也沒超過了七千五,最低的,也就是去年八九月份間剛進醫院的這批醫生護士,月薪在兩千五上下。
但是,不管多與少,這份年終獎對全院員工來說卻都是一筆意外之財,任誰誰,得知了這個訊息後,盪漾出來的神情均是無比的喜悅。
“你們說,咱們醫院就按這個勢頭髮展,等到了明年春節,會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那還用說嘛,年終獎翻一翻,必須滴!”
“我聽說咱們去年的總收入比前年增長了將近三成,依我看,這增長部分的三分之二都是最後一個季度拿下來的,要是按照現在的勢頭髮展下去,我估計,咱們醫院今年的總收入得比去年翻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