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二去,柳熙烈、柳承文、柳承武三人,便以為韃靼人和他們成了自己人,韃靼人又有求於他們,對他們自然都是言聽計從。
於是柳熙烈給慶親王獻了一計:開關讓韃靼攻入關,假意要攻打京都,和姬貴妃裡應外合,軍情緊急之時,大同關起兵兵諫,逼皇上讓位給皇四子謝睿杬。皇上讓位後,韃靼再退回關外。
“好計!”慶親王笑道:“就憑老將軍的足智多謀、指揮若定,老將軍將來可到本王的夏國,做個定國將軍!”
柳熙烈得意的說:“本將軍多年來支援韃靼糧草無數,他們早已對我言聽計從,佯攻這樣的事,也不是第一次做了。慶親王儘管放心用這個韃靼將軍。”
這個韃靼將軍名叫馬哈木兒,他就是曾經被程海棠師徒救過的那個韃靼人。他滿口答應下柳熙烈對他的要求,因為他有他的計劃:只需趁機發兵十萬,便可直接攻入京都!
京軍演武,獻王要殺了太子,馬哈木兒卻想殺了他們的皇上,一邊沒了皇上,一邊大軍攻入京城,天朝不就朝天了?
馬場、演武場是德親王府經營多年的產業,獻王既要借場又要借刀!
於是,他又把德親王拉下水,因為他知道德親王和他一樣恨他的養母姬貴妃。
姬貴妃可能永遠也不會知道,她殺母奪子得到的三歲兒子謝睿杬,在五歲時,便從一個宮女的手中,得到了他的生母李妃留給他的一封信,這才得知他生母的真正死因。
謝睿杬從小就立志要為生母報仇,他要利用姬貴妃登上帝位後,再殺了她,讓她體會一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是個什麼滋味!
太子平庸,就算是登基,也根本沒有力量與姬黨對抗,也許,皇四子才能夠想他自己說的那樣,利用他養子的身份,除掉妖姬,剷除姬黨。徳親王就這麼簡單的想。
一群各懷鬼胎的人,聯手做了一件很糟心的事。
謝睿樘利用自己走了一趟九鎮,埋下了一些釘子。回到京都,又連哄帶蒙的讓父皇簽了《九鎮攻守同盟協議》,然後利用實施協議之便,在各關之間做了一些人員調動。
雷鳴和李陽,就是在那批調動中去到太原關的將領。
若不是海棠認出那個韃靼人,凌雲又在韃靼人對他的單獨提審中,聽出他和慶親王不是同一條心,謝睿樘也不會去猜韃靼人會將計就計,攻打京都。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一切都剛剛好。
就像口袋火器陣一樣,三眼銃到多發銃,從迅雷銃到鳥銃,由遠至近,在配合預埋好的火雷、毒氣雷,剛好讓兩萬韃靼兵,全軍覆沒。
而馬哈木兒早在演武場的角逐中,被凌雪一箭穿心,再也沒人會去救他。他更不會知道,兩頭都落了空。
九月十五,謝睿樘、程寒柏,大勝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