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那頭傳來老王的急切的聲音,說:“小盧你快來,有大新聞!真的有大新聞!”
盧笛無聲的嘆了口氣,問:“啥大新聞啊我的哥!”
“火災!就在我這附近的弄堂裡,著得可大了!”
一聽說火災,盧笛神經頓時就緊繃起來。
她的工作經驗雖然不是很足,但是,火災在臺裡的優先順序她還是很明白的。
這二年,國家一直在重點宣傳消防安全意識,電視臺的公益廣告,關於消防的至少佔了一半。
有專門提醒市民防患於未然的公益廣告,廣告裡是一個男人抽菸隨便亂扔,結果扔到被子上引發大火;
還有提醒市民不要堵塞消防通道的,廣告裡是一棟居民樓發生火災,居民在疏散的時候被消防通道堆積的雜物堵塞;
甚至還有一條公益廣告,專門給市民科普119救火不收取任何費用,廣告裡是一家工廠著火,老闆打電話給119求救,然後又問了一句:“一輛消防車多少錢?能不能少來幾輛?”
每天電視臺插播十條公益廣告的話,至少五條都是這些。
正因為有培養全民防火的主觀意識,電視臺對火災的報道非常熱衷。
在中海衛視新聞部門,有一個內部規定,凡是火災造ChéngRén輕傷及以上的火災新聞,必播出;造成五千元以上損失的火災新聞,必播出。
所以,基本上只要沾上火災倆字兒,在中海衛視都不是小新聞。
盧笛聽說火災,內心可謂是水火交織,即為抓住大新聞而高興,又為火災本身而擔憂。
職業精神還是讓她在幾秒鐘的時間裡,拋棄了所有的個人主觀意識,追問老王:“具體是哪條弄堂?”
“光明裡!”老王脫口說:“我聽一個客人說的,他說從光明裡出來,路過看見一棟樓燒著了!哦對了,他說那棟樓還是個黑旅館!”
“媽呀!”盧笛腦子嗡的一聲。
一棟樓燒著了,還是黑旅館,盧笛本能的意識到,這很可能是一場重大火災,於是急忙對司機老張說:“張哥,光明裡有火災,趕緊調頭!”
車剛開出去三四分鐘,老張一聽這話,立刻調頭猛踩油門,兩分鐘後,車就已經衝到了光明裡的入口處。
由於光明裡外面兩側沿大路的建築都比較高,所以裡面的棚戶區從外面基本看不到,於是盧笛急忙催促老王把車往裡開。
開進一百多米的時候,盧笛已經能看到不遠處靠右的一側天空中映著火光。
她急忙讓老張加快速度,把車開到了著火的小巷邊上。
盧笛四下裡看了看,急切的說:“沒見到消防車,估計還沒來,老張,我先扛攝像機進去,你把車停到外面再進來找我,車千萬別當了進出的路,不然萬一消防車開不進來就麻煩了!”
老張點點頭,說:“攝像機重,你小心點!”
“好!”
盧笛急忙下了車,從後備箱取出攝像機和連線麥克風,有些吃力的提在手上,本能的先開啟機,隨後便提著攝像機往著火的巷子裡跑。
一衝進人聲鼎沸、火光沖天的院子,她便被眼前的景象嚇得雙腿發軟!
院子裡,傷者很多、提著各種滅火器的年輕人也很多。
二樓窗戶噴湧而出的火勢很大,由此可見,二樓內部的火災情況非常緊急。
三樓、四樓的窗戶口都滿是呼救的人群,哭喊求救聲,他們隔著防盜窗呼喊救命,讓盧笛感覺心驚肉跳,在她眼裡,那些防盜窗已經不是防盜窗,而是煉獄的大門……
她壓住內心的恐懼,艱難的扛起攝像機,拍攝著眼前驚心動魄的火災現場。
現在,整棟建築已經有了一定的煙囪效應,樓下的火蹭蹭往上燒,如果不能儘快滅火的話,恐怕上面兩層的人就危險了……
這時候,她注意到了院子裡,正在著火兩扇窗戶前、搭著人梯、拼命噴灑滅火器的許逸陽、張駿楠還有其他的陌生人。
於是,她立刻將鏡頭對準了這些年輕人。
因為空間有限,一共有四個人,正搭著人梯往裡面噴滅火器,來壓制兩扇窗內噴湧而出的滾滾火苗。
這其中就有許逸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