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中午,大家一起在校外的飯店吃了頓飯,然後便去了許逸陽之前看好的那條弄堂。
今天雖然不是週末,但這條弄堂依舊很熱鬧。
主要是因為它離中海外、離同濟都不算遠。
倆學校本身離的就很近,也就兩公里出頭,而這條弄堂正好在兩個學校中間,走路也就是10來分鐘的樣子,坐公交車就兩站地。
由於大學生的整體消費能力還是不太行,所以這種比較雜亂的弄堂,反而更容易孵化出大學生喜愛的消費場所。
這裡由於不靠大路,所以房租比較便宜,裡面做什麼生意的都有,有小服裝店、小飯館、小旅館、理髮店、音像店、書店、兩姓用品店、遊戲廳,當然也有網咖。
不過這裡面的網咖規模很小,許逸陽進去看了一下,一共也就不到20臺機器,而且裡面環境很惡劣,烏煙瘴氣的。
像這樣的網咖,基本上不可能成為自己的競爭對手。
中午在這裡逛的,基本都是大學生,看來這裡已經成了學生消費的首選場所。
這條弄堂裡,沿街幾乎都是自建房,有兩層的,也有三層、四層的,大小也各不相同。
雖說這裡面比較偏,但是許逸陽知道一個道理,開網咖根本不用別怕位置偏!
你就算藏在犄角旮旯裡,也會有人找到犄角旮旯裡來玩。
所以,前期根本不需要那種靠著大路、價格昂貴的門面。
先在小弄堂裡悶聲發財,賺夠錢之後再從小弄堂裡殺出去,完美。
許逸陽盤算了一下資金,以投資七十萬來算的話,六十萬用來置辦硬體,剩下十萬用來做房租和簡單裝修應該是問題不大的。
六十萬的硬體,去掉網路裝置、桌椅、吧檯、貨架這些,應該還能置辦八十臺電腦左右。
不過還要再預留出一定的升級空間,所以許逸陽決定,租個大一點的門面。
許逸陽帶著大家看了一圈,看上了一棟雙層小樓,樓上樓下各是一個實際面積一百多平的大廳,搭配兩個十多平米左右的房間、一個衛生間。
這個戶型倒是很讓許逸陽滿意,光是大廳,擺吧檯和六七十臺電腦就問題不大,旁邊兩個小房間還可以各擺十臺,這樣的話,初期階段只是第一層就夠了。
第二層可以先空著,等有收益了,每月開始添置新機器,把樓上一點點利用起來。
其他人完全以許逸陽的意見為準,所以他說啥就是啥,他說好的,大家也覺得好。
房東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大爺,他說這套房子是他家自建的,上一個租戶搞了個自選影視廳,也就是那種有很多小隔間、每個一個小隔間放一臺電視、一臺VCD,配個小沙發的迷你錄影廳,老闆有大量盜版碟片,客戶來了先選片,然後拿著碟片進去看。
聽起來好像很low,但在這個年代,這是男女生約會談戀愛的熱門場所。
許逸陽很好奇,為什麼這麼熱門的生意,對方會不做了。
結果老大爺告訴他,人家現在做大了,直接在弄堂深處租了個小院,而且還提供更多種選擇,還有帶電視和VCD鐘點房,生意火爆的一塌糊塗,幾乎全是附近大學的大學生來光顧。
許逸陽服了。
看來,年輕情侶的錢是最好賺的。
趙鑫忍不住說:“要不咱們也幹這種吧!一臺電視、一臺VCD,肯定比一臺電腦便宜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