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許逸陽跟自己說的那些話,自己才能做到一氣呵成。
一想到這,顧思佳心裡對許逸陽感激不已。
可以說,自己整個面試,都是靠他撐起來的。
出門的時候,她剛好與許逸陽四目相對,滿心感激的正想說話,便見許逸陽對自己微微一笑,豎起大拇指道:“我剛才聽到你的演講了,非常棒!”
顧思佳感恩的看著許逸陽,雙手並於身前、微微躬身道:“謝謝你的幫助,你也多加油!”
許逸陽點了點頭,還想跟她再說點什麼,但聽到老師催促他進場,於是便邁步走了進去。
考場內,胡秉文一臉笑意的看著許逸陽,同時對身邊兩位教授不斷耳語。
兩人聽他說完,看向許逸陽的眼神帶著幾分震驚與期待。
他們都很想知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高中學生,竟然值得胡老親自特招進來。
與胡秉文還隔著一個人的女教授看著許逸陽,用英語說:“許逸陽同學,請你分析一下,未來的網路時代,會對大學生帶來怎樣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大學生接觸網際網路,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1999年,網際網路浪潮還沒有開始真正席捲華夏,許多老一代文科教育者,包括學生家長,把電子產品、電腦以及網際網路,統統視為影響學生進步、加快學生墮落的洪水猛獸,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辯證問題。
如果放在十年以後,當網際網路推動全社會各行各業飛速發展的時候,一定不會有人再提出這樣無聊的問題。
許逸陽幾乎不假思索的說:“首先我要闡明一個結論,我認為,網路時代的到來,對大學生的積極影響,要遠大於消極影響。”
頓了頓,又道:“網際網路是一種突破了距離、空間以及地理限制的新興事物,是全世界高新產業關注的焦點,也是下一代科技革命的關鍵所在,它可以讓人類從誕生到現在所有的知識、資訊、資料、資訊,以光的速度傳播,而且呈現的方式多種多樣,包括但不限於語音、文字或者影象、影片,這是一種劃時代的偉大技術。”
“未來,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我相信國內的大學生會越來越多的瞭解網路、接觸網路、融入網路,他們可以透過網路交流、學習、娛樂和自我提升,而網路也會帶給他們更高的格局、更廣的視野以及更多的機會。”
“如果他們有更大的野心,他們甚至可以在網際網路上創造屬於自己的空間、創造屬於自己的產品,甚至可以像微軟的比爾·蓋茨、或者雅虎的楊致遠那樣,去開創一份屬於自己的偉大事業,這是我眼中,網際網路的積極影響。”
“至於它的消極影響,我想正是因為它的包括永珍,對初次接觸的人來說,就像是開啟了一個新的世界,只有很少數自控力不足的年輕人,才會在這個新世界中逐漸迷失自我。”
“但我覺得,這不是部分人對大學生接觸網際網路畏之如虎的理由,因為網際網路是世界發展的方向、是推動世界進行新一輪產業革命的發動機,所以大學生接觸網際網路,一定是利大於弊、且遠大於弊。”
這一席話如行雲流水,各方面都挑不出毛病,一下子把幾位教授震的目瞪口呆。
不誇張的說,單憑口語的標準程度,他已經能秒殺全場教授。
胡秉文表情很是自豪,他就知道許逸陽只要一開口,一定就是這樣的效果。
所以,這樣的天才,將來真能成為學校的大殺器。
那女教授聽完許逸陽的言論,驚訝之餘,也不由開口問道:“那難道你不覺得,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應該是完成學業嗎?網際網路雖然很新潮,但也完全可以等到完成學業之後再接觸,否則如果它對學業本身產生影響,那不是本末倒置嗎?”
許逸陽搖了搖頭,果斷的說:“我不覺得。汽車的發明讓人和生產物資能夠快速的流通起來,但是人們也說車禍猛於虎,每年因車禍受傷甚至死亡的人數以百萬計,難道當代大學生因為要完成學業,就不能坐車出行、甚至不能在馬路上行走了嗎?這不是本末倒置,是因噎廢食。”
其他幾個教授紛紛笑出聲來,除了那個女教授,其他人都自發鼓起掌來。
胡秉文一邊鼓掌,一邊笑道:“孫教授對大學生接觸網際網路,有很大的牴觸情緒,看來這次是針尖對麥芒了。”
那個女教授尷尬一笑,說:“雖然觀念不同,但是許逸陽同學的英語口語和詞彙量的掌握確實爐火純青,幾個成語翻譯的也非常到位,這麼年輕就有這麼好的英語功底,我教書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見到。”
胡秉文笑著說:“許逸陽就是我上次去營州,意外發現的英語天才。”
“是嗎?”女教授驚訝的看向許逸陽,旋即笑道:“怪不得這麼厲害,看來咱們英語學院,今年要進一員虎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