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新鄭城。
韓國屬於中原諸國之中實力第一批次的國家,雖然未曾列入五大王朝之階,但卻也是五大王朝之下的國家之中頂流,不像其它國家,都紛紛成為了三大帝國五大王朝的附庸國,韓國自始至終都是一個徹徹底底的獨立國家。
而且自始至終,韓國都沒有遭遇到三大帝國五大王朝的威逼,強迫其成為他們的附庸國亦或者是主權極低的盟國。
韓國這一情況,也算是大陸上的極少之數了,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韓國的前身,乃是曾經的王朝級別國家。
根據風家人記載的文獻來看,韓國前身的那個王朝國家,名曰中晉,存於世的時間,距今也有千年之久,而在那個時期,與中晉王朝並列為王朝國家的,大陸之上只有一家,那就是如今已然成為帝國的北艮國。
至於南離?
南離那時候還是大陸上唯一的帝國,那時的王朝,也只有中晉王朝以及北艮王朝,像西坤這些王朝,在那個時候,還只不過是窩在山溝溝裡的小國而已。
那時的中晉王朝聲勢如日中天,大陸也被一分為三,北方被北艮國統御,中原被中晉統御,南方則是牢牢的被南離帝國掌握手中。
中晉王朝在那個年代有多麼牛掰?
就算是北艮國這麼一個同為王朝的國家,卻在那個年代時常面臨著被中晉王朝侵擾土地掠奪資源的威脅,但是面對著這種種威脅,北艮國也只能忍氣吞聲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作什麼也沒有看到。
在那個年代,要問大陸上還有誰可以讓中晉王朝低下頭來當小弟的話,那也就只有輝煌時期的南離帝國了。
然而即便是這麼一個牛掰的不行的王朝,到最後卻慘遭世家分羹。
根據風家人的文獻之中關於這一段的記載來看,當時的中晉王朝國力增幅的速度甚至超越了南離帝國和北艮王朝兩國加在一起的速度,到了後面,中晉王朝就面臨著將要突破王朝的界限,成為大陸之上第二個帝國的時刻。
中晉王朝卻突然遭遇到了瓶頸,久久不得已找到那層怎麼也摸不到看不清的界限,導致其歷經了兩代君主之後,中晉王朝仍舊還是隻能是王朝國家,無法成為帝國。
到了第三代君主上位之後,這一代的晉帝年輕氣盛,身負重任且天賦異稟,很快的就展露出來了自己遠超自己父輩的水平,沒過多久,中晉王朝境內的百姓們無不都感恩戴德著稱讚著這位新君,認為這位晉帝將會帶領他們中晉王朝踏入帝國的層次。
但是好景不長,這位雄心抱負遠大的賢明新君,登基不過三年,在一次外出佯裝百姓探察民情的時候,意外遭遇到了刺殺,不幸,身死當場。
這位新君的意外駕崩,直接就讓整個中晉王朝徹底的上下亂作一團,因為這位新君的年齡才剛剛滿了二十,再加上這位新君自打登基以來就勤勉朝政,後宮去的次數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導致三年過去了,後宮嬪妃也不過寥寥兩三人,而其中誕下龍子的,也只有一位側妃,但那位龍子,到了這位新君駕崩的時候,也只不過才剛剛滿月。
這一個突如其來的變故,根本不亞於現如今的南離帝國劍聖風不平身死一樣。
南離帝國接受不了風不平的離去,那時的中晉王朝也絕對接受不了這麼一位君主的駕崩。
中晉王朝那時候國內有五大世家,各自都掌握著一股不小的權柄,而其中權勢最為雄厚的,就是智家了,然而智家家主卻是中晉王朝的死忠,尤其是在這位家主遇見了這位新君之後,立馬就被這位新君的個人魅力給折服了,甘願傾盡自己智家所有的資源,幫助著這位新君。
所以在新君意外駕崩之後,這位老家主雖然一時之間接受不了這個事實,但是事實如此,這位老家主當機立斷,帶著自己家族派系的一些高官連夜入宮,先後參拜了後宮的那幾位嬪妃,最後來到了那為誕下龍子的側妃宮殿之前。
雖然在那位新君在位之時,他想為這位新君鋪平道路,但是卻因為老晉帝留下的底子,新君很快的就收攏了屬於自己的權力,那時的他,被新君的個人魅力所折服然而卻一腔熱血沒有地方釋放。
但是如今,新君意外駕崩離世,他智家當初所要做的事,自然而然的,也就是要開始做起來了。
第二天,那位老家主就當機立斷出其不意的扶持了那剛剛滿月的龍子登基,成為了中晉王朝,乃至千年之間各國君主裡面,年齡最小的君主。
這位老家主的這一手段,自然是讓當時的五大世家剩下的那四家家主都為之一愣。
但是礙於智家的威勢,大傢伙也就只能暫且忍氣吞聲的各自心照不宣的預設了這位嬰兒晉帝的正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