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現在需要翕侯幫大漢一下,也只有你才能夠幫大漢。”
“驃騎將軍請說,只要我能夠做到就一定照做不誤!”
這話張遠倒是信了。
那些投靠匈奴的漢人都被罵死了。
渾邪王要投降大漢的事情在長安不算是什麼秘密,當真的人不多,趙信也有耳聞。
說實話這件事情對他來說難度不大。
“現在匈奴大單于率領所有的大軍圍住了漁陽城,頹當城剩下來的肯定只是一些老弱婦孺,還有給匈奴大軍送糧的騎兵。
你若是能夠前往頹當城,找到人能夠幫我們聯絡到渾邪王,此戰你當為首功。”
“告訴渾邪王,當我出現的時候,他必須立刻反水。
另外讓他策反烏桓大單于,戰事結束之後,烏桓大單于可享受到跟渾邪王一樣的待遇。
只是張遠怎麼就真的放心讓他去做這件事情。
“驃騎將軍需要我給渾邪王帶什麼話?”
烏桓人之所以不往東南發展,只是因為衛滿朝鮮的建立者是漢人,衛滿朝鮮又是大漢的屬國,他擔心大漢會幫助衛滿朝鮮而已。
不然烏桓一族的力量就能夠滅了這些人。
我會奪取衛滿朝鮮送給烏桓一族!他如果想要拿下濊貉跟三韓,我也可以派大軍支援他。”
張遠說的都是廢話,只要大漢能把衛滿朝鮮給滅了,以烏桓的戰力輕輕鬆鬆碾壓朝鮮半島這些民族部落。
只有劉徹。
張遠根本不可能替劉徹做主。
而且張遠說的話,趙信知道,他說的都是忽悠烏桓大單于的話。
在大漢誰敢這麼說?
趙信也覺得伊稚斜只有七十萬騎兵,去掉渾邪王的二十萬再去掉烏桓大單于的二十萬,就只剩下了三十萬。
就算渾邪王跟烏桓大單于作壁上觀,漢軍也能夠輕輕鬆鬆的解決掉這三十萬人。
只要匈奴人不往東邊跑,就算是最後勝利了,張遠也不能指揮大軍把衛滿朝鮮給滅了。
不過趙信覺得如果自己這麼跟渾邪王說了,渾邪王也同意去忽悠烏桓大單于,成功率還是挺高的。
“末將記清楚了,我會想辦法跟押運糧草的匈奴人一起混進他們的駐地。”
“如果是這樣,那就再好不過了。”
現在看起來四方勢力,貌似匈奴本部才是最弱的。
雖然他們有三十萬人,可是漢軍要滅的就是你這三十萬啊。
如果趙信反水,將所有的情況全都告訴給匈奴大單于軍臣,那麼最起碼渾邪王是坐不住的。
本來匈奴大單于就猜忌渾邪王。
張遠大喜,本來他只想要趙信找些人去送信就好,沒想到趙信還有著一顆臥底的心。
至於趙信有可能投降的問題,張遠也想過。
軍臣奪走渾邪王的兵權簡直不要太簡單,直接把渾邪王弄死,那二十萬大軍肯定就只聽匈奴大單于軍臣的了。
渾邪王難道就不擔心匈奴大單于知道之後,會強行奪走他的兵權?
這件事情不管是大漢還是匈奴,人人都知道。
所以趙信老老實實按照張遠說的去做,會讓匈奴大軍內部動亂。
他不老老實實的,選擇反水,匈奴大軍內部還是會亂。
渾邪王肯定會跟匈奴大單于互相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