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安再次從木蘭州的院子裡走了出來,並沒有回到自己的房間,在許安看來自己精心編織的謊言居然也勾不起木蘭州想要尋找何三年的想法,這讓他著實有些意外。
與長更的想法一樣,許安也不認為木蘭州一點都不想去找何三年,這個世界上幾乎很少有人會不知道何三年,無論是普通人還是靈師和武者,或多或少都聽到過他的一些傳聞。
因為何三年在這個世界上激起的浪花太大,哪怕他已經失蹤25年之久卻還是抹除不掉存在過的痕跡,而知道何三年的無一不對他的離奇失蹤感到好奇,大家都想知道何三年為何失蹤。
若是有人突破神遊,那麼所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去好好看看這個世界都有些什麼,也不是成為那世間第一強者供人敬仰,而是去找找何三年到底去了哪裡,去問問25年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人活於世,會遇到很多不明白的事情,正是因為這些不明白的事情才養成了人類的好奇心,而所有人都不明白的事情自然就成為了最大的好奇,所有人都不明白何三年為何會失蹤。
在別人看來何用只用三年便突破了神遊,被世人尊稱為何三年,而且還一手建立了靈學院,提出了靈學院的教學原則,成為了北昌帝國立國之根本,在北昌帝國的地位和成就絕對比歷任所有國主都要高。
他本可以無比風光的度過這一生,還有可能被封王封侯,甚至死後還會被尊稱為聖,可就是這樣一個眾星捧月般的人物卻在他自己最為風光的時候突然失蹤,再沒有任何訊息傳出。
所有人都想知道究竟是什麼樣的理由,又或是什麼樣的遭遇能讓這般人物甘願放棄一切淡出人類的視線。
或許對於何三年來說那些並不算是放棄。
可唯獨木蘭州是個例外,別人不去找是因為知道找不到,眾所周知神遊境的強者也只有同級別的強者才能尋到,而木蘭州已經入了神遊,無論能不能找到他都比其他人有更大的機會去找。
那麼他為什麼不想去找?
這也是許安始終不明白的一點。
難道?許安慢慢好像是想到了什麼。
許安的想法很簡單,他自己都能透過現有的這些細節推斷出一些什麼,那麼木蘭州作為最瞭解何三年的人沒有道理不曾對此有過絲毫懷疑,唯一的解釋就是木蘭州也知道了何三年就是死兆星!
只有這樣才能解釋木蘭州為何這麼多年對找到何三年沒有絲毫的興趣,木蘭州知道這些後可能是認為自己無法找到,又或是因為不想去面對這些。
而木蘭州不去說出這些應該是與許安的想法一樣,他也不想讓人知道靈學院竟是由死兆星所建立。
這些雖然只是猜測,但卻很經得住推敲,無論是衛府費盡心思的隱藏,還是何三年所做出的成就和突然的離奇失蹤,又或是木蘭州對此的態度,這些所有關聯起來的解釋只有這一點。
找到何三年,便能驗證自己的猜想,那名死去的女學生也能沉冤昭雪,可這一切難道真的有意義?死都死了,難道還會在乎死後的這些罵名?許安認為不會,因為他知道只有活著才最重要,身後清名這些東西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都都剝奪了又如何還會在乎這些次要的?
可他卻想為此去做些什麼,反過來說最主要的東西都沒了,那麼只能去挽回一些次要的,他也是靈學院的學生,無人去做的事他想試試。
靈學院不參與朝事,所以木蘭州對於這件事也不曾有過過問,按理說靈學院的學生出了事,木蘭州作為院長不會不理不睬,更不可能上升為朝事,可這樁案件卻是異常的複雜。
欽天監為此滅門,前任國主,現任國主,惠安王都與此有過牽連,自然已經成為朝事。
關聯複雜,全國上下無人敢與此沾染上分毫,所以這件事只能由許安去做。
死兆星只有一顆,若能證實何三年是那顆死兆星那麼這樁案件自然便可以昭雪,可昭雪之後呢?最後的結果自己又要如何去面對,無論是昌文君又或是許世昌所為,都牽連到國家社稷。
靈學院乃北昌立國之根本,靈學院建立百年培養了無數人才,朝中一半的官員包括前國師羅丹大人,現丞相李思大人這些朝中重臣,甚至王室中人都曾在靈學院學習過,可以說沒有靈學院就沒有現在的北昌帝國。
這也是無人敢去查,甚至都不敢提起這樁案件的主要原因,不是沒人能猜出了這件事的前因後果,正是因為猜到才會更加噤若寒蟬,不管是誰所為都與前後兩任國主脫不開干係。
兩任國主,設計陷害靈學院的學生,這要是傳了出去又讓那些莘莘學子如何自處?朝堂之上又如何自處?那些曾在靈學院學習畢業過的官員又如何自處?這件事出了之後學生們不是沒有自發遊行抗議,即便是丞相大人都在北宮大殿內懇請昌文君徹查此事。
所以欽天監為此付出了滅門的慘重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