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剎夫人暗地瞧出那女子口氣態度,當然是幽冥教匪的首領,也就是二次出世的羅剎。但是那女子又叫人到秘室去瞧聖母,好象羅剎聖母另有其人。本想跟蹤女子去探個究竟,轉念開壇時間快到,今晚已從匪黨口中聽出內情,還有正事要辦,且辦了正事再說。主意一定,向下面門口兩個帶刀守衛一瞧,只剩了背立著一個,那一個已進殿去。乘機一飄身,象四兩棉花般飄落地上,再一點足,飛燕一般向走廊盡頭竄了過去,更不停留。
身形一起,已躍上一堵高牆,向殿角上微一彈指;上面巡風的羅幽蘭一探身,羅剎夫人在牆上一墊足,鑽天鷂子般飛上殿頂,兩人湊在一起。羅剎夫人在羅幽蘭耳邊秘授方略,叫她如此如此行事,並向羅幽蘭借了一柄猶龍劍,斜系在背後。兩人計議停當,羅幽蘭帶了一匹白布,施展輕身功法,翻牆越脊,捷逾飛鳥,向殿後寶塔趕去。羅剎夫人看她去遠並無阻擋,才轉身向頭層大殿飛馳,四面留神;自己在寺內隨意縱橫遊行,並未發現了高看守的敵匪。定是輕視蒙化一帶,地小人稀,可以放膽妄為,也許開壇以後才有守望之人。
羅剎夫人伏在大殿簷口,一瞧下面柏樹下黑壓壓的盡是等候開壇的人們,大殿口燈火全無。她依然從簷口施展小巧之技,從殿上翻進簷下,好在她下去的簷口,被一排參天古柏遮住月光,功夫異眾,捷逾電閃,連一點身影都瞧不出來。
她毫不遲疑,撮著殿廊頂上雕花的椽子,微一接腳,人已飛渡到左面龍柱的頂上。壁虎似的貼在和龍柱相聯的橫楣子上,仔細向下面龍柱上一瞧,眼神如電,立時瞧清了兩條烏龍的把戲。
原來這兩條烏龍,無非是兩條烏鱗的巨蛇,確有碗口樣粗,一丈多長;硬把它蟠在柱上,用細索緊緊綁縛,再用彩布蓋住。最可笑把一個蛇頭,另用細索絡住,高高的吊在殿門中間的橫樑上,蛇頭頂上假飾了一隻亮晶晶的雙角,頂下掛著一撮假須。兩條巨蛇兩頭相對,相距只一二尺遠近,形式非常整齊。大約蛇身綁得太緊,頭頂拉得遠遠的,又高高吊起,蛇也感覺痛苦,身子動不了,只可吐著血紅的蛇信子,把頭亂晃。
遠看兩條柱上一對烏龍形式如一,好像假的;再一看,龍頭明明在上面亂幌,卻是真的,可是不到柱上細看,卻瞧不出把戲來。愚蠢的敵匪和一般求福的人們,誰敢逼近龍身呢?
何況殿門外尚有平臺隔著,平臺上有人守著,是聖母降福之地,誰敢褻瀆呢?哪知道羅剎聖母引來了羅剎夫人——假羅剎碰著了真羅剎!
那時羅剎夫人一看兩條蛇常受活罪,業已神氣毫無,便存了玩笑主意,便隱著身子從橫樑上游身過去。到了橫樑正中,正值大殿內鐘聲一響,殿內腳步聲響,將要大開殿門當口。羅剎夫人拔下猶龍劍,向下探臂一揮,兩顆蛇頭便一齊脫離蛇項,卻不掉下;因為上面原有細索吊著,蛇身卻痿了下去,噴出血來。
羅剎夫人不管這些,不等殿門敲開,一縮身,貼著廊頂,燕子一般飛渡到一丈開外的短柁上。不再停留,貼著一條廊柱從陰面溜下身來;一著地,一點足,斜著出去了兩丈多,便隱入大殿左面廊角黑暗處。身法奇快,真象一道輕煙,再一聳身,已經飛上側面偏殿頂上了,一塌身留神四面上下。
驀見第二層殿瓦上揹著身靜靜的站著一個匪黨,面對寶塔,好像對於寶塔有點注意。羅剎大人心裡一動,翻過偏殿後坡,沿著一條殿頂泥鰍脊,隱著身度過一重殿宇,到了二層殿屋近處暗地向那人細瞧。頭包紅巾,身穿夜行衣靠,背插兵刃仍然對塔遠望,似乎這人便是後殿見到的三人之一。大約開壇時,匪黨也上屋戒備,也許羅幽蘭上時略露身影,被這人瞧見一點痕跡來了。
羅剎夫人怕這人阻礙了自己計劃,不再遲延,一看這面房屋略疏,下面露出一片草堆點綴了幾座假山。毫不猶豫,撲下草地,躡足潛蹤穿過幾層僧寮,竟是寂無人影,卻有一排矮屋堆著草谷之類。抬頭一瞧,寶塔即在一排矮屋後面近處。
羅剎夫人忽地想起還缺一件東西,四面一看,燈影全無,總得找有人處才能想法。一頓足竄上一堵隔牆,驀見牆這面一人提著一個油紙燈籠,信口哼著小曲兒,沿著牆角走來。
羅剎夫人待他走過這段牆下,一飄身,落在他背後。這人毫無覺察,羅剎夫人一伸手便把他點了啞穴,拿過燈籠,卻又一掌把他拍醒。這人好像做夢一般,眼見自己手上燈籠,一陣風似的飄過了牆;嚇得失了魂,兩條腿抖得彈琵琶,卻又喊不出來。等他神魂歸竅,口嘴活動,隔牆一排草房,已經火焰老高,滿天通紅了。
原來羅剎夫人借他手上燈籠,存心在一排矮屋內放火的。
矮屋一起火,火光把寶塔照得逼清,塔頂上也在這時掛下“梵僧捉拿逃妖羅剎”的一匹布來了。布上的字寫得雖大,天上雖有月光,倒底不易看清,這把火一放,上下通明,遠近都可以瞧得清清楚楚了,當然這把火是和羅幽蘭約定好的訊號了。
羅幽蘭上寶塔的塔嶺,卻費了點手腳。因為這座十三層寶塔,年深日久,塔心並沒扶梯,完全要仗著輕功一層層盤旋而上,還要當心落腳處是否牢穩。幸而羅幽蘭不比等閒,功夫略差一點便難達頂。可是她達到第十二層時,在塔口略一停身,吁了口氣;雖然立時隱入塔內,湊巧被第二層塔脊上匪徒遠遠瞧見一點身影。匪徒疑惑眼花,以為這座年深日久的高塔,要爬到最高几層實在不易。他對著寶塔疑惑之間,大殿開壇之際,已發現雙龍斬首,齊聲驚喊。同黨中已有幾個飛身上殿,搜尋奸細;不料後面一排矮屋起火,塔上突然掛下布來,這才明白有人搗亂。而且布上驚心怵目的八個字,明明白白的說明了有了對頭了。
對頭是誰,沒有現身,誰也摸不清,只要一想這樣驚人不測的舉動,非常惡毒,準是個厲害腳色。偏逢著開壇日子,大殿空地上無數善男信女個個瞧見,羅剎聖母的把戲,定然大大的打了折扣。匪徒們遭受這種厲害打擊,如何不急?自問有幾下子,都把這座寶塔做了目標,都上了屋頂。飛簷越脊趕向寶塔,想把搗亂的對頭人搜查出來,分個強弱。
羅幽蘭藝高膽大,掛好了一匹布,已瞧見前面幾層殿宇上,有匪徒出現向塔下趕來。她並不在意,從容不迫的從塔後陰面施展壁虎遊牆的功夫,一層層盤旋而下。到了第七層當口,聽得下面有了聲息,把身子貼臥在七層塔簷上,瞧出兩個勁裝匪徒趕到塔下,縱上了下面頭一層塔簷,另一個繞向塔後。
她立時明白,這兩個敵匪自恃輕身功法,想從兩面夾攻上來;匪徒起落的功夫,行家眼中一看便知。羅幽蘭並沒有放在心上,倒要試一試這兩個匪徒能把自己怎樣。其實這兩個匪徒,雖然知道今晚寺內出了毛病,大殿斬龍、塔上掛字、矮屋起火,似乎來了不少對頭。全寺匪徒立時出動,救火的救火、搜尋的搜尋,卻不見敵人半個影子,只有起初二層殿屋上了高的人,瞥見塔頂似乎有個人影。等到塔上掛下布來,才斷定塔上有人;這樣高的塔,四面凌空,下來不易。這兩個匪徒仗著身上本領,奮勇當先,飛身上塔,分頭向塔上一層層搜尋上去,不怕敵人逃出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