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關山月(唐)李白
一場征戰剛剛結束,卻是無人展開笑顏,因為這只是又一次的倖免,戰爭不會因此結束。
玉門關前是無盡的廝殺,玉門關後是巍峨天山,這是不允許他人侵犯的聖土,因為天山之上有學宮,學宮之內有夫之及三千第子,上千年來便是學宮為這龐大的周王朝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龍韻,始國泰民安。
天山學宮。
夫子者,發白蒼鬢,清目仁和,頗具聖人之像,觀其面如沐浴春風。
“葉辰。”夫子坐於蒲團之上掃視全場突然叫到。
“……夫子。”
一位少年立即嚴肅的起身拱手到,睡眼朦朧之態任人可辨。
少年如此姿態引來周圍眾人的低笑。
“哎!”夫子哀嘆一聲,隨即怒火沖天“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垢也!於辰與何誅?”(譯:腐爛的木頭不堪雕刻。糞土的牆面不堪塗抹!對於葉辰這樣的人,還有什麼好責備的呢)
夫子一怒著實是震驚了眾人,這大概是平日裡溫文爾雅的夫子唯一一次如此大動肝火。
“葉辰定改之。”少年觀夫子震怒立即恭敬的誠懇開口到。
“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夫子聞言在講到。(以前我對人的態度是,只要聽到他說的話,便相信他的行為;今天我對人的態度是,聽到他說的話,還要考察他的行為,才能相信,對於我來說就改掉這個.)
“是。”少年在誠懇到。
“下課。”夫子在言到。
葉辰聽夫子訓誡卻是顯得心事忡忡,夫子走後只起身向回茅屋的小路走去。眾師兄弟不明所以也不知該如何勸解。
“哎,昨夜你可是去了玉門關!”一溫文爾雅的少年攔住葉辰。
“是。”葉辰只打著哈欠沉聲答到。
“可是你向郭士獻了突襲和緩兵奇謀!”少年略帶怒氣的問到。
“是。”
少年停下腳步。
葉辰也不加理會只掏出一把隨身的摺扇開始玩弄。
“哎!你走錯了。”
“我知道。”
……
“夫子。”葉辰走進夫子的草廬開口到。
“何事。”端坐於席手持書卷的夫子不溫不淡到。
“昨日葉辰于山角看到思鄉情切的玉門關將士,突想到葉辰以上山七年是時候回家看看了。”葉辰恭敬的拱手認真到。
夫子猶豫許久知道葉辰醉翁之意不在酒也知道葉辰根本不認同許多儒家之意,卻是沉聲到:“葉辰你本生之靈動,上山七年我未能將你教導,下山後需日日反思責己,你跟方離與諸葛雅一道回去吧!”夫子意味深長到。
“多謝夫子七年教導之恩,夫子,再見!”葉辰拱手鞠躬鄭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