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大哥,你和你手下的人真厲害,那可是一萬騎啊,你們怎麼就敢這麼衝過去?回不來怎麼辦。”
王齊的帳篷裡,酒肉齊全,張駿一邊嚼著肉一邊問向姜歌。
“內心的衝動吧,不忍心那麼小的孩子喪生在鐵蹄之下。”
姜歌此時才一陣後怕,雖然對自己人的實力有足夠的信心,可這次行動是他個人衝動導致的。
姜歌也沒有命令劍虹和親衛跟著去,真的算是個人的一時衝動,帶著所有人去做九死一生的事情。
別說一萬騎,就算只有五千騎,玩兒了命的消耗衝陣,姜歌等人也得力竭而亡。
王齊舉杯朝著姜歌道:“王齊深感書生無用,危難之時,只有將就如此豪傑英雄才能力挽狂瀾,敬將軍一杯。”
見過姜歌眾人的實力和另外四個神秘人的實力之後,王齊倍感無力。原來這個世界上真的有許多如此戰力逆天的存在,一次還見著了這麼多。在絕對的危險時刻,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真的很絕望。
張駿很開心,不光是大開眼界看到了他認為的江湖神技,更是被那四個人給驚歎到了。而且姜歌的侍衛,各個身手厲害,這讓張駿羨慕又嫉妒。如果自己也能有這麼一支侍衛的話,他的親人、族人、父親、母親都不會被匈奴人圍困致死。
張駿舉著酒杯道:“就知道救我的是姜大哥,今天和那天晚上的陣勢都一模一樣。姜大哥,你們的武藝都是哪裡學來的?能不能教我?如果我有姜大哥這麼好的本事,也不至於家破人亡,被追殺的跟狗一樣。哎...”
王齊一副暗自愧疚和樣子,情緒低落。張駿也是氣餒的不行。
姜歌哈哈一笑道:“王大哥,張兄弟都不用如此氣餒,經世濟國不是靠武夫逞強就能做到的。匹夫之勇可能在小處被人津津樂道,但在治國安邦這種大事上,還得看胸中韜略夠不夠。如果兩位想學,不妨明日起與我那兄弟劍虹說說,他會傳授你們基本功法,當然能不能學會得看個人。”
張駿眉頭一挑,驚喜道:“姜大哥當真?”
姜歌點頭道:“當然,我這都只是普通功法,今日那四位才是真正的高人,我和侍衛們是拿命在拼,他們彷彿跟沒事兒人一樣。佩服的很,也不知道師承是誰,我對此也不甚瞭解。手上功夫都是軍中所學,也無特別。”
張駿嘿嘿一笑道:“姜大哥說笑了,您的功夫怎麼能算一般?恍若雷神下凡。那威勢真的駭人聽聞,不真實的看見,根本不會相信。”
姜歌轉頭看向王齊道:“王大哥以為如何?”
王齊聽見姜歌詢問,晃過神來道:“姜兄說的對,經世濟國看的不是一人之武勇,而是對歷史的認知,對人性的把握,對民生的瞭解,對大勢的判斷等等,韜略浩瀚如海,豈是匹夫所能應對的。聽姜兄一席話,如雷貫耳,徹底的開啟了心結,還是必須一心學習,心懷坦蕩,用知識去改變世界。”
張駿接話道:“王大哥說的也對,自古武夫立國卻守不住,還需靠有大學問的大儒文治才能安邦。”
王齊正好想起將軍的交代,還不知道怎麼給張駿說,聽他主動一說,王齊便不顯得那麼唐突,便問道:“張小將軍覺得當如何?”
張駿道:“武夫當能縱橫天下,但軍隊不行,軍隊不是一個人或者少數幾個人,就算當將軍的天下第一,不會治理手下計程車兵,一樣打不了勝仗。一字不識,連地圖都看不懂的山野村夫更不行。所以,真正的武功,講究的還是人治人。只有把人治理好了,才能具備戰鬥力。我們張家就是因為都是武夫,不善管理民生和軍隊,哪怕割據一方也無法在這亂世生存。所以,文武是相互相成的,缺一不可。”
張駿喝了一口酒繼續道:“我之所以羨慕姜大哥的武力,是因為自己具備一定的實力之後才能夠帶動更多的人,而且有能力自保,和保護身邊的人。”
王齊道:“是人治好,還是法治好?”
張駿想都沒想回答道:“法治不知道是什麼治,但是人治在我爺爺那一代還可以,都是過命的兄弟,什麼都好說。但是越往後越不行,但凡一點事都是人人相護,那關係和那些老黃曆說事兒。小事就不說了,殺了人還這樣,還趾高氣昂的我就看不慣。”
王齊雙眼一亮繼續問道:“法治就是有法可依,有據可查,有理可辨,一切講道理,講證據,講律法。人情再大,大不過律法。從上至下依律行事,一視同仁,就再也不會有哪些骯髒苟且之事發生了。”
張駿:“如果按照先生的法子,涼州肯定不會變得到處都是窟窿,最後不攻自破。可惜,先生時運不濟,沒有早點遇見我,不然一定把先生介紹給叔叔。”
王齊:“公子不用嘆息,如今為時不晚,尚有機會。昨日將軍囑咐,若公子有意奪回涼州,將軍會提供一切幫助。”
張駿:“可是我啥也沒有了啊,連自保都難。”
王齊:“公子放心,安心在此過完年,等將軍召見,自會給你承諾。”
張駿皺著眉頭思索了許久,認真道:“先生當真?將軍會見我?還能幫助我奪回涼州?”
王齊肯定道:“將軍從不誆騙他人,倘若公子有意奪回涼州,並且認可在下的治理之法,王齊肝腦塗地協助公子完成大業。”
被王齊說的激動萬分,奪回涼州,這是張駿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連幹了三倍酒之後,張駿拜倒在王齊面前道:“張駿年幼,尚且不能自保,若能如先生所說,可助我奪回涼州,替親人父母報
仇,殺了段業。小子願意與先生世代共享涼州,按照先生胸中韜略儘管施展,小子絕無二話。”
王齊趕緊把張駿扶起來,爽朗道:“公子無須如此,法治天下,律法之前,人人平等。能夠輔助公子建功立業施展抱負,王某一生所學能夠造福百姓,足矣。”
姜歌看著眼前的兩人從說不到一起,變成可共事的知己,心中也是高興,未來的路上有人相伴,披堅執銳攻克難關,也許今後就是一段美談佳話。
張駿見姜歌有些落寞,一拍腦袋道:“怎麼能忘了姜大哥,小弟不才,誠邀姜大哥共襄盛舉,有姜大哥和王大哥在,必定事半功倍。”